暗示

2024-04-22

    暗示 : 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是社会和人际影响的形式之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暗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在某些不宜或无法用正面的、直接的方式,或是用这些方式不易达到目的的条件下,运用暗示方式可以使人不加思索地接受暗示者的影响,收到较好的效果。
  特点  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在这方面,暗示与劝说是相同的。但暗示不是靠逻辑推理和理论论证,而主要是靠提示,在这方面,它与劝说又有区别。暗示与指示、命令也不相同,它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因此,所暗示的一般多是比较简明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复杂的理论思想或事物,只靠暗示是不行的,需要应用教育、说服等手段。至于一些非要别人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则需要有指示和命令。暗示与模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把模仿、暗示和同情看作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F.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实际上,无论是思想、感情或行动都可以产生暗示和模仿。两者的区别在于:①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②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有关研究  德国学者施密根最早研究暗示现象。他于1892年发表《暗示心理学》一书。1903年,俄国心理学家Β.Μ.别赫捷列夫发表《暗示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首先提出"社会暗示"一词。法国社会学家 G.塔尔德研究了暗示在违法行为的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G.勒邦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利用暗示对精神病学进行了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A.罗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企图以"暗示-模仿"这一心理过程来解释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这些研究对S.弗洛伊德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他的医疗实践和精神分析学说中,暗示占有重要地位。
  对暗示的实用研究,在宣传和广告这样一些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某些场合,如宗教活动中,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利用暗示来进行心理治疗,矫正病人的身心状态,近年来,也有人研究把暗示应用于教学过程问题。
  种类  暗示一般可分为4种:①直接暗示:暗示者有意识地、一般采取直陈式的说明,把某种信息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所谓"望梅止渴"即属此类。②间接暗示:由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动为中介,把要传达给受暗示者的关于某一事物或行动的信息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这是一种主要的暗示方法。由于它一般不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抗拒或其他问题,所以效果往往大于直接暗示。但由于没有明确地指明涵义,需要受暗示者从事物或行动中来理解所暗示的信息,因此有时可能不为其所理解。③自我暗示:暗示信息来自自身内部,自己对自己发出刺激信息,影响自己对某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所谓"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就是自我暗示的结果。这种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它对一个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起着很大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则是消极的。一般说,社会心理学不研究自我暗示。但在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中则有较多研究。④反暗示: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了受暗示者的性质相反的反应。反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有意的反暗示即故意地说反话或采取相反的行动以收到正面的效果;另一种是无意的反暗示,即有意地进行正面的暗示,却无意地引起了相反的结果。
  此外,根据不同的标准还可以作其他的分类:根据暗示产生的结果可以分为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根据暗示者的状况可以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根据受暗示者的状态,还可以分为清醒状态下的暗示、催眠中的暗示、自然睡眠中的暗示、催眠后的暗示等。
  影响暗示的因素  主要有 3方面:①暗示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知识、地位、权力、威信、对信息的信心等,都会影响受暗示者的态度和行动。暗示者的地位和威信越高,暗示的效果也就越大。例如,一位年长的成名医生和一位年轻的普通医生对病人作出同样诊断,但前者对病人的暗示作用会大于后者。如果暗示信息来源于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规模、性质以及它与受暗示者的关系等,也会给受暗示者以不同影响。②受暗示者的特征,个人的人格特征与暗示的效果有关。例如,生活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的人不易受暗示,特别是涉及一些道德准则时更是如此,即使是在催眠状态下他们也不是无条件地执行暗示者的影响。而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的人,则容易接受暗示者的影响。从年龄来说,儿童和少年比较容易受暗示。如果受暗示者是某一群体,那么松散的群体比较容易受暗示,高度团结、组织纪律性强的集体则不容易受暗示。③当时的客观情况,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如学生考试遇到难题时,社会发生动荡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