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心理卫生

2024-04-15

    青年期心理卫生 : 青年期的个人或群体的心身健康、人格健全。研究者根据青年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特点,揭示人际交往与社会文化对青年心身健康影响的规律,以及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矛盾、精神困扰和某些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帮助青年保持心身健康。
  英语中的青年期(adolescenc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adolescere",原意为"成长到成熟"。各个国家或民族对年龄期的划分,因社会条件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以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育为根据划分的,即生理上是从第二性征出现直至性成熟,心理上则是从脱离儿童期到意识、情绪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成熟。
  有关青年期心理卫生的研究,自20世纪初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广泛开展起来。被誉为"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奠基人之一S.霍尔于1904年出版了两卷本的著作《青年期》,其副题是"青年期心理学及与其相联系的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和教育的关系"。这部著作在世界心理卫生运动全面兴起前4年,已经从许多方面研究讨论了有关青年期的心理卫生问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丁瓒于1945年出版了《心理卫生论丛》一书,其中一半以上的篇章讨论青年期的心理卫生,次年又出版了《青年心理修养》一书,产生了重大影响。
  青年期身心的特点  青年期身心发展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如下方面:①变化迅疾。在10来年的时间里,青年人要实现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在身体方面有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系列变化;在心理方面则有认识、情绪、意识、行为等的急剧发展;在社会行为方面,其活动范围由家庭到学校进而步入更为复杂的社会群体。②任务繁重。青年人在这个时期的任务是要完成进入成年期的各种准备,如通过学习训练获得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使自己逐步完成社会化并且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经过恋爱、结婚组成家庭,进入复杂的姻亲关系;就职立业,争取为社会所接纳。青年人不仅要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环境,还应为更好地适应未来做各种准备。③困扰多出。由于青年期是一个迅疾变化的过程,因而常会引起心理矛盾和精神困扰。如生物性生理欲求同社会性心理制约之间的冲突会导致烦恼;自以为已是大人,而仍被长者视为"孩子",因而一方面会产生"反抗情绪",渴望被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企图把自己的内心闭锁起来,引起自相矛盾和协调困难;等等。
  研究成果  ①调整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平衡。在青年期,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得最为明显。随着性器官与内分泌系统的逐渐发育成熟,生理方面的性冲动导致遗精或月经来潮,继而可能发生手淫行为,在某些社会文化教育影响下可能引起心理紧张、恐惧或不安、自责,进而导致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等心身疾病,这是"心理-生理"或"心-身"相互作用的表现。研究表明,青年期往往是神经官能症和某些精神病的发病高峰阶段。为促进青年人心身健康发展,心理卫生的任务是对青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创造条件,引导青年积极参加有益于心身健康发展的社交、文娱和体育活动;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等等。②调节理智与情绪的关系。人的认知过程在青年期得到迅速发展,在成年期前已接近高峰阶段。青年后期的个体自我意识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青年期的情绪反应最富有感情色彩,随精力充沛出现的是情绪饱满;与身心发展相伴的是情绪多变。人类各种心理活动过程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每个人的理智或意识活动与其情绪状态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而且意识障碍与情绪障碍之间?泊嬖谧磐较嘁赖南窒蟆G嗄昶诮衔嗉睦碇怯肭楦械某逋皇怯捎诟鎏宓纳镉笥肴禾宓纳缁峁娣斗⑸芤鸬模皇乔楦杏胍馐读街中睦砘疃谇嗄昶诖嬖谧挪缓托场R虼耍σ郧槔聿⒅氐墓鄣阒傅夹睦砦郎ぷ鞯氖导镏嗄暄Щ岬鹘谇槔碇涞钠胶猓偈垢鎏宄沙び肷缁峄嘁恢隆"鄞俪扇思式煌肴烁裢晟频耐骋恍鳌G嗄甑娜思式煌段е鸾ビ杉胰恕⒘谟选⑼А⑹Τさ壤┐蟮缴缁嵘细嗟母鎏逵肴禾濉T诮煌讨校嗄耆酥鸾パЩ嵴反砣思使叵档淖荚蚝头椒ǎ岣吡硕曰肪车氖视δ芰ΑG嗄耆松硇牡姆⒄埂⒀Щ岫懒⑸睢⒔馔牙Ь骋约叭烁竦耐晟疲际窃谌思式煌讨惺迪值摹U馐歉鎏逋瓿善渖缁峄墓獭T谟肴私煌墓讨校ü员取⒏惺芤约敖邮芷渌鎏搴蜕缁崛禾宥宰约盒形钠兰郏鸾バ纬勺晕夜勰睢⒅鞠颉⒌赖卤曜己托形J健T诮氤杉伊⒁到锥沃?,青年人要努力学习,充分准备生活,使自己较为顺利地进入中年。社会进步促使学习任务加重以及人类寿命的延长,使一些青年完成生活准备和实现就业谋生的时间延长,增加了适应难度,这就给青年期心理卫生提出了一些新课题。
  研究趋势  有关青年期心理卫生的理论探讨和工作实践,除带普遍性的课题外,也正在向一些特殊的领域发展。例如,独生子女如何顺利地渡过青年期;大龄男女青年在恋爱与婚姻问题上怎样避免或适应挫折;在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青年人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约束;怎样引导青年与长辈改善心理上的沟通;如何防止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怎样防治青年人的非生物性原因的疾患以及避免非正常死亡;等等。
  参考书目
 丁瓒著:《心理卫生论丛》,商务印书馆,重庆,1945。
 丁瓒著:《青年心理修养》,丙寅医学出版社,南京,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