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控制

2024-01-16

    心理控制 :

是个体自我概念和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展心理学中的“心理控制”含义不同,后者指的是父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控制。面对压力或困难,有些人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而有的人却表现得相对消极,不采取任何行动去改善当下的处境。心理控制对人们为何呈现出上述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释。1972年,美国心理学家J.B.罗特(Julian B. Rotter)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了心理控制的概念。罗特认为,人们在生活中逐渐积累了关于自身性格、行为与事件结果联系的经验,经过不断验证,抽象形成一种泛化性的预期,这种预期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行为模式。内在控制的人认为结果是由自己控制的,而外在控制的人认为结果由外部力量(如运气和他人)控制,自己则无能为力。美国心理学家M.E.P.赛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将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定义为结果是否由个人努力或能力决定的一种普遍信念。也有学者提出心理控制是人们持有的因果模型,借此进行成败归因,并揭示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这些观点来看,心理控制是人们怎样认识世界以及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一需要有着进化上的意义,使人们得以高效地应对生活的世界。

心理控制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也对人们的行为和绩效有重要影响。拥有心理控制感的人具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较高的自我评价和动机水平,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行动;而控制感的缺失则会伴随着一系列负性情绪和退缩行为。研究者认为,人们知觉到的情绪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焦虑障碍并使之持续。对于不同控制源,内在控制者有着较为积极的追求,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水平,往往学业成绩也更佳。而外在控制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有关,外在控制的人难以应对紧张的生活环境和压力事件,更易处于无助的状态,变得消沉和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