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显行为

2024-01-28

    外显行为 :

外显行为的概念最初由行为主义创始人J.B.华生提出。为促进心理学研究的客观化,华生反对以心理或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以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客观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全部活动。为了便于对行为进行客观的实验研究,他将行为还原为反应,即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反应可分为外显与内隐两种。外显反应包括开门锁、打网球、与人说话等外显的习惯反应,以及抓握、打喷嚏之类的本能、情绪反应,即外显的遗传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测试婴儿的外显行为:抓握反射

华生的上述观点,受到追求心理学研究客观性的心理学家的普遍欢迎。现代心理学仍保留着这一区分,所不同的是,在现代心理学中,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借助于外部动作得以显露或表达。当这种显露或表达是有意识的,且能够成为他人知觉和判断表达者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的依据时,便可将其称为外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