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其诚

2023-12-17

    荆其诚 :

生于辽宁沈阳,卒于北京。1947年获北平辅仁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人类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83~1987),学术委员会主任(1985~1995),以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科技委员会委员(1988~199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4~199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1986~1994),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大学杰出访问学者(1985),美国芝加哥大学卢斯研究员(1986~1987),伊利诺伊大学兼职教授,美国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教授和荣誉研究员(1992~1993),国际心理学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92~1996)、终身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1984~1989)。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1996)、香港心理学会荣誉会士(1998)、美国心理学会国际会士(2001)、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会士(2006)等。2004年任在北京举办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主席。2005年获台湾辅仁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荆其诚对西方心理学体系有较深刻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著书评述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别,并探讨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结合所取得进步。他长期从事视觉功能、距离和大小知觉、颜色视觉及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中国最早出版有关颜色科学的书籍,提出了知觉的宏观理论。他还主持中国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研究,为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做出了突出贡献,任第一版和第二版心理学卷主编。荆其诚多次参加制定心理学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及合作计划,对促进中国心理学界的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与同事和诺贝尔奖获得者H.A.西蒙(又名司马贺)等合作,在中国最早开展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心理学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带头人。

荆其诚因其学术成就和贡献所获荣誉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荣誉证书(1993)、美国密歇根大学荣誉科学家奖(1995)、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1996)、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1999)、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1)、内藤国际育儿奖(2002)、美国心理学协会国际荣誉奖(2003)、中国心理学会会士(2004)、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特殊贡献奖(2004)、中国流行色协会杰出贡献奖(2005)、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2007年度儿童发展杰出贡献奖等。

著有《运动知觉阈限的实验研究》(合著,1957)、《我国的感觉和知觉的研究》(合著,1983)、《中国心理学与四个现代化》(英文,1984)、《再认、思维和学习的信息过程》(合著,1988)等120余篇中英文论文,以及《冯德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1958)、《色度学》(合著,1979)、《心理学概论》(合作主编,1986)、《人类的视觉》(合著,1987)、《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1990)、《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主编,199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