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态检核清单

2023-12-15

    精神病态检核清单 :

精神病态是一种个体表现在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方式和反社会特质等方面的人格障碍,其特征表现为自我中心、欺骗、冲动、高操控性、感觉寻求、缺乏共情、缺乏罪恶感等。精神病态检核清单被称为评定精神病态的“金标准”,由加拿大心理学家R.黑尔编制。从20世纪70年代起,黑尔在美国精神病学家H.M.克列莱对精神病态16条典型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编制了精神病态检核清单。为更有效、更可靠地使用PCL,黑尔对PCL进行了反复修订,并于1991年公布了PCL的标准操作手册,2003年发布了PCL的修订版(PCL-R),是目前最常用的版本。PCL-R不仅能将精神病态者从普通人中筛选出来,同时也是目前预测暴力犯再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在罪犯危险性评估和罪犯矫正领域也都有广泛的应用。

PCL-R共包括20个评定条目,评估者通过60~90分钟的半结构化访谈和对档案资料的查阅,对个体的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方式和反社会行为进行3点(0、1、2)评分,最后得出一个总分来评定个体是否达到精神病态的标准。PCL-R的得分为0~40,分值越高,个体被确定为精神病态的可能性越大。黑尔提出了区分精神病态的分数是30分,但在实践中,研究者所使用的分数为25~32。

根据PCL-R的测量结果,研究者分别提出了精神病态的二因子、三因子和四因子模型,研究倾向于支持精神病态的四因子模型。在二因子模型中,因子一主要反映人际-情感的内容,如冷酷无情、自私、利用和操纵他人等;因子二主要反映反社会生活方式,如易冲动、寻求刺激、缺乏长远现实目标等。三因子模型则将精神病态分为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和情感3个因子。四因子模型包括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方式和反社会4个因子。PCL-R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精神病态人格问卷及莱文森精神病态自我报告量表都具有中等以上的相关。

2008年,中国学者刘邦惠以中国罪犯为被试,修订了PCL-R,删除了原量表中的条目19(即撤销假释的情况,该条目与目前国内刑法执行的情况有差异,无法评分),将条目20的内容结合中国刑法的规定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评分者信度为0.8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似。

PCL-R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对评定主体要求较高,使用精神病态检核清单前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进而保证评分的可靠性。②评定过于费时费力,评定一个被试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包括半结构式访谈和查阅档案资料等),不适合大规模使用。③PCL-R主要针对监狱中的罪犯,很少关注非犯罪群体中的精神病态者,而且PCL-R的一些条目也不适合评估普通人。

基于PCL-R的评定耗时费力,且它不适用于非罪犯群体的原因等,黑尔编制了PCL-R的简易筛查版,即精神病态检核清单筛查版(PCL:SV),PCL:SV的12个条目全部源于对PCL-R条目的提炼和简化,并对犯罪史条目的评分做了相应的修改。PCL:SV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用于非罪犯群体。分值为0~24分,黑尔认为18分是区分精神病态的分界线,13分以上被认为是疑似精神病态,可以用PCL-R进一步确定是否为精神病态。PCL:SV与PCL-R结构类似,两者的总分具有高相关。

精神病态检核清单青少年版(PCL:YV)是黑尔根据PCL-R编制而成。PCL:YV同样由20个条目组成,分值为0~40分,通常以30分作为区分12~18周岁青少年精神病态的标准。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如工作经历少、无婚姻关系等情况,将条目9(寄生生活方式修改为寄生取向)、条目17(短暂的婚姻关系修改为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条目18(青少年犯罪修改为严重犯罪行为)做了修订,在评分时注重同伴、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PCL:YV在国外被应用于青少年罪犯的风险评估、假释评估以及矫正评估,还可以很好地预测青少年罪犯的再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