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不利儿童

2023-12-14

    处境不利儿童 :

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缺陷、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等均可以构成处境不利儿童所面临危险因素的来源。处境不利儿童往往会经历某些基本权利的缺乏或丧失,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经由出生登记获得身份、生活于安全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受教育、被家人照顾和支持、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基本的营养、被保护而免于在家庭中或家庭外受到虐待和忽视、在社区和国家的虐待和暴力环境下获得安全、获得健康卫生保健、休闲娱乐、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选择的权利等。根据儿童所丧失的某些基本权利以及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把处境不利儿童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中国社会中,被广为关注、影响较大和数量较多的处境不利儿童主要有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贫困儿童、单亲/离异家庭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学习不良儿童、聋哑儿童、残肢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来自服刑人员和吸毒人员家庭的儿童等。

战乱中的流动儿童

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缺陷模型,认为处境不利儿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发展问题。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方面,注重对其心理适应问题的诊断与干预。随着对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研究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即使在不利处境下,儿童仍然具备积极的发展潜力或优势。因此,不应该只关注和管理处境不利儿童的问题,更要注重对这类儿童的积极心理状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