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求助 :
根据求助对象的不同,心理求助可分为专业心理求助和非专业心理求助。专业心理求助指向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寻求专业性的心理帮助。非专业心理求助指向非专业人员如家人、朋友等寻求心理帮助。
非专业心理求助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专业心理求助则是在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成熟之后,才逐渐出现并为公众所知。有关求助行为的研究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关注普遍求助现象,特别是患有身体疾病的病人的求助行为,较后才有学者比较集中地关注心理求助行为。
心理求助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即觉察到自身存在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评估。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能是心理问题,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即自助评估阶段。此时个体评估自己是否有资源和能力来独立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当个体自评无法独立处理,且该问题无法置之不理时,会考虑求助于外在力量,进入第三阶段——他助评估阶段。这是个体考虑向何种外在力量求助的决策过程。这些外在力量可能是家人、朋友、老师,也可能是心理咨询人员。
关于心理求助的倾向,国内外研究者均发现个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表现出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倾向。就求助对象来说,如果要寻求心理帮助,大多数人愿意从家人和朋友那里获得帮助,而不愿意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只有当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个体才倾向于寻求专业帮助。
影响心理求助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于心理求助中的性别差异,众多研究者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对于心理咨询,女性比男性持有更加接受的态度,而且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也更愿意接受心理咨询。②社会文化因素。比较突出的是社会污名,“心理问题”污名和“心理求助行为”污名都会阻碍个体的求助。③个体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相比,个体心理因素更能解释个体的求助行为,个体对心理求助接纳、支持的态度比社会污名更能预测个体的求助行为。个体心理因素还包括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依赖性、自我表露和自我隐藏、对治疗的恐惧、羞耻感、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和作为心理咨询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等。其中,个体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和作为心理咨询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