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与学生心理健康

2023-11-07
体育课程与学生心理健康:(一)体育课程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我们知道,学校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起到的心理教育作用不一,如田径就可以在培养学生的坚毅果敢、奋发进取、吃苦耐劳等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倡导集体主义的球类教学,则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太极拳强调“知己”功夫的联系,“看熟”、“懂劲”作为“知己”功夫的重要阶段,可以提升锻炼者对自我的认知;游泳、滑冰、跳马及双杠等项目,对具有恐惧胆怯心理的学生提出了要求,帮助他们迎难而上、敢于超越;极具舞台表现力的体育舞蹈,则在满足了大家精神需求的情况下,增进了彼此的人际交往,还提高了锻炼者在反应、适应和自我表现方面的能力;而在健美操、艺术体操等相对轻松的课程上,人们自由地沟通、随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从封闭的自我意识里挣脱出来,融入到欢乐和谐的氛围中来,默默增强了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里,作者就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利用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因材施教”。确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那些不善言辞的腼腆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如排球、接力跑、拔河等团体项目,并尽量提供场所,为他们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在持续的鼓励中帮助其改变个性的孤僻性,让他们逐渐开始与他人有流,帮助形成合群的心理定势;对那些行为处事不够果敢的学生,就让他们参加对灵敏性有要求的,如乒乓球、羽毛球、跨栏跑等项目,并在练习中要求他们严以律己,以培养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百折不饶的品质;针对部分胆怯、害羞、怕担风险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多参加游泳、滑冰、摔跤、平衡木等冒险性的活动,让他们变得勇敢无畏、敢于直面挑战;对情绪不稳、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参加太极拳、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活动,对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大有裨益;对那种自信心极度匮乏的,简单的像跳绳、广播操、跑步等活动,可以让他们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并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对自满骄傲、爱独树一帜的学生,挑战体操、艺术体操等难度较大的活动,或与高水平的对手比赛,则可以改变他们的自负和目中无人,让他们学会自谦和脚踏实地;而对遇事易紧张的学生,教育者可以安排足球、排球、篮球等比赛活动,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锻炼自己冷静、沉着思考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