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艺术的创造

2023-11-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艺术的创造: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1]。教学艺术的功能包括教育中的陶冶、转化、谐悦等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陆续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设,然而,这门课程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却在不同的高校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评价各异。有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枯燥无味,纯属说教;也有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独具魅力,每次上课就感觉身心愉悦。我想,差异的根源在于课程的教学艺术。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艺术何在呢?我们要通过哪些努力使这门课程具有独特的魅力呢?

  1.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努力实现师生思维共振。

  “思维共振”指的是师生在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师生思维共振的条件:一是要深入分析教材。同一章节的内容要融会贯通,深入领会教材的真谛,理清教材的思路和线索。二是要契合学生的心理世界。学生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学生的心理困惑在哪里,或者最近学生群体正在干什么,是考证?还是英语过级?这些生活、学习事件对他们有哪些心理影响?心理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习惯和特点,还应对其态度和心理准备了如指掌。三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艺术思路。心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构思时,应努力向师生思维共振的方向努力,恰到好处地将学生、教材、教学三者的思路紧密结合,在关键时机触动学生,碰撞产生心灵的火花。而比较容易做到这点的教学环节就是课堂讨论。我曾经在一堂讲授“挫折与压力应对”的视频教学课中,在播放了有关女研究生自杀的视频后,展开了课堂讨论。为了做到教学思路与学生思路合拍,在备课阶段,我反复研看视频,这个视频就是教材,把视频的思路把握清楚后,我罗列了一些与教学思路十分契合的讨论点,于课堂播放视频后在黑板上写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这堂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参与度大大超过了原本的预想。讨论持续了两节课,可以说师生的思维共振十分合拍。不仅如此,学生之间的思维共振也很好。作为有一百多人的大课堂,课堂上以往有学生上课睡觉、听音乐的现象,这两节课却没有一个人的思维在教学之外。因此,我认为,思维共振不是只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有可能产生或者说应该产生。比如,有的时候心理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若课堂里学生的思维方向、生活阅历相近,讨论就会尤为投机,思维尤为活跃,精神兴奋而生机勃勃。学生在情感上相互震荡、认识上相互完善,这样便能够互相启迪、激发思维,从而开展创造性学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讨论、辩论、座谈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努力做到师生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指的是师生在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情感高度一致,共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情感共鸣的产生,条件在于心理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和经验相近,感情相近是产生共鸣的最重要前提。高明的教学艺术在于巧妙地将心理教师的情感、教材中的情感和学生的感情统一起来。教师一方面应该在教材中充分领悟和挖掘情感元素,另一方面应该在课堂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二者的结合,必须以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原则。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中无节制地闲聊,闲聊内容虽与教学内容相关,但明显存在个人情感宣泄。如有的心理教师会在课堂中大谈自己的丈夫或是孩子,还有的心理教师在课堂中大谈自己的成功史或者恋爱史。事实上,这种闲聊并不能有效地引起师生共鸣,因为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上,他们反而越走越远了。心理老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要做到情感共鸣,就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在讲授一般知识时,情感共鸣可能不能很好地运用,但在具体的案例讲授中,在把知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时,就应当充分做到情感共鸣了。这就要求心理教师丰富自己的情感,在备课阶段充分领会教材或者案例中蕴含的情感色彩,在课堂中使用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渲染,如此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顺利实现师生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