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娱乐化是人类心理结构的要求

2023-11-17
影视娱乐化是人类心理结构的要求:影视娱乐化,指电影作品和电视节目的状态或者性质向娱乐方向的改变,本身并不存在褒贬的含义,其目的是为了使人快乐,而追求快乐又是人们得以生存、缓解压力的本能要求。电影、电视作为审美艺术,内容带来的信息满足和形式的轻松和谐都会让观众产生快乐的情绪。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类心理结构的三重状态,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即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结构,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并遵循着“快乐原则”。人们追求快乐是本能,由肉体的需求决定的。

  电影、电视从问世到如今已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它将以前只属于皇家贵族的娱乐搬上了大众舞台,将体育比赛、歌舞戏剧悉数展现,现代科技使不同经济阶层的人们享受同等的娱乐。影视之所以能带给人们快乐,依赖于观众的主动联想。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愿望,可以在银屏上通过幻想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从而得到快乐,满足本我的要求。可是,快感只是低层次的情感愉快,是感官的满足,只有“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控制个人的心理系统,才能将本我、自我、超我充分融合,才能将感官快感上升为审美的美感。而娱乐总是或隐或现地与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结合在一起,影视的娱乐也总是潜移默化地帮助观众认识世界及自己,所以影视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仅要给人们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用积极健康的审美理念影响带动观众,提高观众的审美素养。这就要求影视作品不仅将娱乐作为追求的目标,还要在作品质量、思想性、社会教化方面具有高水准和高要求。

  其次,影视允许观众观看和分享他人的生活,这就使观众根据记忆经验主动找寻与影视内容的联系,并通过思考进行分析,利用想象在感情上和认知上激发认同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节目内容和剧情中,既满足了参与感,同时也延续了自身的童话,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这一尽情参与和无限想象的观赏过程得到满足,这也是电影、电视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媒体的主要原因。

  另外,人们在社会化的生存状态中,需要不断地主动认知周围世界。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才能满足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要求。目前人们生活中最大的信息源就是大众媒体――电视。电视观众对于信息的接受不是被迫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信息并展开联想,比在紧张严肃的环境中更能得到身心愉悦。同时,观众坐在影院中,认同着故事中的角色的喜怒哀乐,宣泄着情绪,释放着压力。所以,观众追求快乐的天性,决定着媒体大众化的最直接的表现――“泛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