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方法与措施

2023-08-10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方法与措施:健全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监控和管理制度和体制,完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学校能够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根据高校的具体校情和学生特点,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使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让学生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有规可循。努力使大学生在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自我应对逐步走向心理的成熟和健康。

  定期开展突发事件预防知识教育和实际演练。大学新生一入校,高校就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危机意识培养和危机处理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危机事件的敏感度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要将应急管理教育和培训纳入师生的日常学习和培养计划当中,将对各种校园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纳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定期对大学生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

  建立每班两名心理委员制度。定期对心理委员有关应对校园事件的培训。一是心理委员可以观察同学的特殊变化,及时报告,预防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二是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时,心理委员可以引导学生舆论,提供同学间的朋辈辅导。有利于学生们积极应对事件引起的负性情绪。

  建立校园心理援助平台,以寻求更多的社会帮助和支持。心理互助平台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削弱校园突发事件对相关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校园心理援助的建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为受校园突发事件影响的学生提供社会心理帮助,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将各种通过社会联系,从而减轻个体的应激反应,并缓解其精神压力和紧张,提高个体适应能力的影响,称作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通常都来自祖国各地,他们和家人及原来的朋友地理位置相距教育,社会支持不好。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帮助、信息提供等。社会支持者可以是父母、亲友、同学、教师和学校,也可以是慈善团体和专业心理援助机构。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的社会支持者包括同班同学、老师和来自心理咨询中心的支持者。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个体在遇到不幸或处于危难之中时,如果社会各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援助能够及时到位,就能大大减轻当事人和周边人员的危机反应的强度,使其顺利渡过心理危机,并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与体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对辅导员、后勤管理人员等的相关心理知识培训,通过专业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辅导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帮助,减轻学生情绪发应,降低焦虑水平,从而减少大大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7]

  对突发事件当事人应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突发事件不仅带给当事人身体的伤害,更是导致情感和心理伤害,深深影响人们对自身和生活的看法,而这种心理创伤更痛苦,更难以愈合。利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和认知行为疗法及其他的心理咨询技术,使遭受创伤的人们摆脱心理创伤,调整认知和情绪,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