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基本情况

2023-11-11
研究的基本情况:(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1936年,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林顿(Linton)和赫斯科维兹(Herskovits)就对文化适应概念有所论述。他们从广义上将其界定为“因由不同文化群体间连续而直接的接触,导致文化群体一方或双方的原生文化模式产生改变的现象”[1 ]149-152,后来被社会学、流行病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采用,其理论和应用研究也得以在不同的方向上获得发展与内涵拓展。在文化心理学看来,文化适应是指由于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及其成员间的相互接触而导致彼此文化和心理发生变化的双重过程 [2 ]697-712。这种改变涉及信念、态度、行为、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等多个不同领域 [3 ] 163-200。

  已有研究表明,适应一种新异文化既可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导致负面后果。作为一种文化融合途径,文化适应是在文化间的接触和传播中吸纳异文化元素的过程,此过程的早期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适应障碍,甚至生理功能失调,集中体现为文化休克。在中后期,迫于生存的需要与选择,文化适应主体经由认同、接受、借用和移植他者文化特质而表现出原生文化的“偏离”或“越轨”,甚至替代了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原生文化要素 [4 ]31-34。综合来看,研究者们主要采取相关研究和理论思辨两种方式来探讨文化适应的社会心理效应,但仅做了一部分,亦未达成一致观点。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相关研究来考察学校教育中非主体民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心理机制。

  本研究认为,结构性是各种文化适应模式的共有特征,维度和领域仅是文化适应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二者兼容并互为基础,也即从测评实际操作来看,首先应根据环境要求和研究目的,确定典型的文化领域,然后依据文化领域内容,选取代表性的文化事项,编制相应的测评样例项目。为使项目符合测量学要求,需在抽样实测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确认有效项目及其组成成分,这些成分即为文化适应的各种维度。但从整体功能看,这些维度又具有某种结构特征。因此,为避免上文中被试族属划分的异质性,本研究拟探讨同一国境内原住非主流文化族群在国家主流文化教育情境中的文化适应机制,为此,综合考虑边疆、跨境、世居、人口、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因素,选取了云南省世居特有少数民族――哈尼族为个案,对其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测查,考察他们的文化适应心理结构及其功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民族教育科学决策,为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和增强学校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方法

  根据哈尼族的地缘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金平、红河、绿春4个哈尼族聚居边疆县作为测查地,然后,以随机的方式确定元阳、红河、绿春3个县为最终样本来源点。根据在校哈尼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父母均为哈尼族标准,采用随机整群取样和分层随机取样相结合的办法,并兼顾男、女生比例和学段比例,进行团体施测获得样本数据。

  (三)调查对象

  根据上述抽样方案,本研究抽取哈尼族青少年学生为测查对象。依据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 [5 ]48-56。但由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适龄儿童的入学时间一般都有向后推移的普遍现象,大多数十一二岁的少年仍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因此,本研究以青少年期的年龄跨度为依据进行样本选取,拟抽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