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知识应用的一般因素

2023-08-10
影响知识应用的一般因素:根据知识的应用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能否正确和顺利地应用知识,是受许多条件制约的。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有:
 
(一)知识的领会水平
 
知识的应用首先取决于对新知识的领会水平(即理解和巩固水平),对知识理解得深刻全面而又准确,应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所谓深刻、全面的理解,就是指掌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联系,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它,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从而便于适时提取、灵活应用。知识的领会水平越高,则越能有效地应用;反之,就不能有效地应用;如果知识的领会水平有缺陷,则将在应用方面发生障碍,或根本不能应用。
 
领会水平若是感性的,则在应用中只能以具体事物的类比方式来解释同类具体事物,这种应用就比较狭窄。如在掌握“热胀冷缩”原理时,学生只知道老师讲的(液体)水加热时会膨胀、沸腾,水降温在0℃以下时会冷缩成冰块。这就不一定能够去解释固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以及铁轨的接头处有空隙的现象。他们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领会水平如果是理性的但不确切,便会在知识的应用中发生扩大或缩小应用范围的错误。如对鸟的理解,如果认为会飞的都是鸟,那就缩小了应用范围,这是错误的。
 
(二)智力活动水平
 
知识能否正确应用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关。实践证明,不同学生解题的智力活动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思维、想象等品质的差异,特别是表现在思维活动的独立性、创造性水平上。学生具有独立分析的能力,才能从复杂的情景中抽出课题的条件,概括课题的特点,掌握解题的关键,顺利完成课题的类化,实现知识的具体化。
 
解题过程中,学生智力活动水平是有差异的。其低级水平的特点是:第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表现为经常通过盲目的尝试与猜测去探求解题的途径,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尝试会得到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是什么。第二,缺乏明确的智力活动的组织性。表现为整个智力活动的体系缺乏顺序性,不能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问题,缺乏明确的思考步骤。第三,缺乏灵活性。表现为只能沿用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课题,不善于分析课题,不善于根据课题的特点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经常死套法则、定理,机械地搬用公式,刻板地套用老方法等等。高级水平的特点则与此相反,表现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根据课题的特点应用有关知识,有目的、有计划、按步骤地解决课题;思维活动水平高的学生,解决课题时,具有严密的智力活动的组织性,并能随机应变,根据课题的具体特点采用具体的解决办法,不受老经验的束缚。学生智力水平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智力活动的这些能力。
 
(三)课题性质
 
应用知识的成败与课题性质有关。这表现为:比较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课题,往往容易解决;比较具体而接近实际的课题,解决起来往往比较困难。这是因为课题内容越抽象,其附带的非本质因素就少,学生就容易认识。  
课题内容越具体,其非本质的因素就越多,学生难于从中找到本质的东西,思维就要复杂得多。一般地说,解答简单的课题比复杂的、多步骤的课题容易,解答单一的课题比综合的课题容易,解文字题比解实际操作题容易。比如,学生学完圆锥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计算一个有特定高和半径的圆柱体或圆锥体的体积,学生能顺利地解答;而让学生计算一个土粮仓的有效容积时,就会产生许多困难,他们不知从哪里到哪里是半径、是高,弄不清体积与有效容积的关系,而且还必须自己测量圆柱、圆锥的高和半径。
 
如上所述,知识的应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知识的领会水平是重要影响之一,但不是决定知识能否应用的唯一条件。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所有应用知识方面的错误、困难都归结为由于知识领会方面的缺陷造成的。教师要确切地判断应用知识方面所发生的错误、困难的性质与原因,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