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为什么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 : 希波克拉底曾说: 医生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中肯的语义,和蔼的语调,清晰的语音,对于病人来说,有如一剂良药。这就是说,言语除了作为语言交际工具的交际传递外,还有暗示和治疗作用。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听到一个好消息后,总会感到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如果病人在清晨他听到了护士对他说: “你今天看上去气色很好。”这就可能给患者带来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一天的心境都处于良好状态之中,从而配合治疗。
语言治病是因为一个人生病后,其精神状态、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对疾病状况的担忧和离开了熟悉的人或地点的孤独感,使他对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改变,常表现出对语言刺激的异常敏感性。伤害性语言是消极刺激,如: “你的病治不好了! ”“晚了! 回家多吃点好的吧!”都会使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例如有一医务人员当着病人的面说: “这是不治之症,回去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 ”病人当即昏倒,从此一蹶不振,少食缺眠,拒绝治疗,不久衰竭死亡。后经复查片子,原来是一个不典型的结核瘤,误诊加恶性语言刺激,结果了一个人的生命。
可见,积极的语言可起到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目的,而消极的语言又可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因此,护士必须重视语言学的学习和修养。
首先,护士的说话应注意和气、文雅、亲切而有感染力。同时,应该都是鼓励和安慰性的语言,给病人带来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新入院的病人,可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告诉他有事尽可能找我,不必客气,特别是那些对家庭、工作或将来担心较多的病人,要针对“心病”进行安慰。
其次,护士说话要尽量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交谈建立互相了解和信任的良好关系。护士要善于理解病人的情感,也要让病人知道他们的情意护士是理解的,这样可使病人主动配合护理,使之早日康复。
461.为什么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
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