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术语。
指个体进入青少年期(12岁~18岁)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埃里克森认为,个人进入青年期后,生理上的成熟总是破坏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人格上需要新的整合。此时,自我的发展已相当强大,足以遏制强有力的本我,同时也能认出自身的疆界,分清是非。自我逐渐形成一种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混合体。
青年期是青年追随性别、职业、信仰、理想等方面同一性标准化的时期。至青年期末,同一性应基本形成,否则会出现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假设自我发展具有三种形态:内投作用、认同(自居)作用和同一性形成。内投作用发生于儿童早期;认同作用发生于青年期以前各发展阶段;至青年期,青少年将以前各阶段形成的各种认同作用的同一性核心加以整合,形成自我同一性。
美国心理学家玛西亚根据个体应对自我同一性形成采用的策略(对各种可能性的探索)和结果(承诺的类型)解释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探索指在达到个人同一性的不同方面(如职业选择、宗教信仰、性别角色等)的过程中努力奋斗、主动探询的过程;承诺指在上述领域中形成的坚定和牢固的决定以及对实践活动的投入。玛西亚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变量或定义标准,提出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四种状态:(1)弥散型同一性,指没有固定的承诺,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未经历探索阶段,或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未但能成功地解决。个体仿徨于未来,不知所措,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或打算。
是一种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2)排他型同一性,指青少年未经历探索阶段(同一性危机)即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承诺,尚未作出认真选择便过早地停止对自我同一性的追求,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此类个体缺乏主见,不善思考,过分认同权威,重视传统的价值观。(3)延缓型同一性,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但尚未形成最终的承诺。
(4)成就型同一性,指经历了一段探索并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相对稳定的承诺。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
参见“自我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