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中以社会互动或群体变量为分析重点的研究取向。
在社会心理学的孕育过程中,M.拉扎勒斯、斯坦达尔、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涂尔干、布留尔的集体表象学说,勒邦、谢格勒的群众心理分析,L.F.沃德的社会导进思想,吉丁斯的类意识学说,等等,直接促进了这种研究取向的形成。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之一,E.A.罗斯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出版。他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是对因人们交往而产生的存在于人们之间的心理面和心理流的研究。
这意味着社会心理学从产生之日起,就鲜明地存在着一种注重群体生活的研究取向。埃尔伍德的定义典型地表述了这种取向的要旨:“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是立足于群体生活的心理学,是以对群体所产生的人类反应类型、沟通类型以及种种行为的解释为出发点的”。20世纪20年代以前,由于以麦独孤社会心理学为代表的心理学取向的巨大影响,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处于弱势地位。30年代后,这种取向的主要代表有盖洛普的民意测验、W.F.怀特的街角社会研究、林德等的中镇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心理分析、斯托弗的军人心理探讨等。尤为突出的是,G.H.米德创立了符号互动论。
这种学说直接孕育了T.萨宾的社会角色理论、H.海曼的参照群体理论、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和E.M.勒默特的标签理论。
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P.布劳和E.M.埃默森进一步将社会交换理论扩展到对更宏观层面的分析。由于受西方科学研究思想背景的影响,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在整个社会心理学中一直居于次要地位。一般而言,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具有研究层面较广、反映现实问题的敏锐性较高、得出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效能较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对个体或微观社会心理层面了解不够深入、精确等弱点。
因此,只有同心理学取向的研究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促进具有综合性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从而达到深入、全面透视复杂社会心理现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