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儿童心理学在俄罗斯(含苏联)的诞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20世纪俄罗斯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1917-1936年。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已具有领先于世界的巴甫洛夫心理学理论,以及谢切诺夫、布隆斯基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他们对俄罗斯儿童心理学的初建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当时背景下,科尔尼洛夫等人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并与主张把心理学作为经验科学对待的切尔巴诺夫进行论战。
此阶段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种。
布隆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从“沉睡的生命”向“完全清醒的生命”的转化,其中包含“原始的清醒的生命”和“不完全清醒的生命”两个中间环节。思维发展相应包括三种水平:形象思维、一般思维和系统思维。
巴索夫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遗传和环境是支配人的发展的规律性的两个源泉,遗传在其中起辅助作用,社会因素起决定作用,心理发展分期必须以反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事实为依据。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现代文明人的行为是动物进化和人类历史发展两种过程的结果,儿童的思维是儿童的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他对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作出了许多正确的假设,对以后苏联乃至世界的儿童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一阶段后期,在“左”的政治思潮干扰下,开展了对当时流行于世界的儿童学的批判,将心理测验、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理论置于死地,甚至维果茨基的理论也受到批判。
(2)1937-1945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儿童心理学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被中断。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阶段由于研究机关、学术刊物和学术活动的恢复,在儿童心理学领域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出现了四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认为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以相应的主导活动为特征,先学前期是了解对象世界的活动,学前期是游戏,学龄期是学习,成人期是劳动;艾利康宁和塔雷金娜的智力发展理论;安纳耶夫的学习与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智力活动中个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教学应当引导发展,而不应尾随发展;包若维奇的动机理论,强调儿童行为动机在心理发展和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激发儿童比较狭隘而直接的行为动机基础上,培养他们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动机。(4)20世纪70年代以后,俄罗斯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注重研究的量化、心理测验的恢复使用、对西方各派心理学理论的重新审视、与西方心理学学者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术交流是这一阶段的显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