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攻击理论

2024-07-14
挫折-攻击理论:

亦称“挫折-攻击假说”。

研究和解释攻击行为或侵犯行为的一种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1939年在《挫折与侵犯》书中首次提出,1941年N.E.米勒予以修正。该理论假定,人类在遇到挫折时具有作出攻击反应的天赋倾向,并认为个体遭遇挫折后,其目标不能实现,动机得不到满足,必将引起个体对挫折源的外显的或内隐的攻击,而且认为攻击总是由挫折引起的。

修正后,认为挫折可导致侵犯,但也可导致其他行为后果,攻击或侵犯只是挫折引起的一种主要反应。

伯科威茨进一步修正,而强调攻击情绪的唤起,若没有这种唤醒作用,个人则不会导致挫折感,也不会引起攻击;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既定的情境中无法获得他想获得的东西,及其最主要的信念、观点和态度受到挑战时,才会有挫折感。挫折的水平和兴奋的强度受制于寻找目标行为的强度、干扰的范围以及受干扰的指向性行为目标的数目。

该理论提出后,被犯罪心理学用于解释犯罪的原因。认为许多犯罪行为是由于犯罪人遭受某种挫折后产生的攻击行为。

而且认为经济、职业和教育方面的地位低下,智力低下,青春期容貌和身材的缺陷,私生子,离婚等这些情况容易使人产生挫折感。该理论对挫折与攻击之间的关系作了定量描述:(1)欲发动攻击的意识和强度与受挫的程度成正比;(2)抑制攻击性活动的作用与预期攻击活动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成正比;(3)一般而言,若挫折的强度是常数,则对某一攻击活动预料的惩罚越重,就越难产生攻击活动;若预料的受到惩罚的程度是常数,则挫折的强度越大,就越容易引发攻击性行为。据此提出在犯罪增加的情况下,应制定更严厉的法律,并严格、坚决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