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认知论

2024-07-01
动机的认知论: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解释个体行为动力的理论。

以归因论与认知失调论为代表。20世纪50年代逐渐取代动机的紧张低减理论。

其兴起原因有二:(1)由于紧张难以测量,且无法得到一些研究的支持,动机的紧张低减理论逐渐衰亡。(2)与认知革命相关的信息加工理论逐渐发展。

这一理论并非都是纯粹的认知模式。如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基本上仍是紧张低减的模式,他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冲突的观点会导致认知失调,人便试图恢复平衡。另一些理论则强调机体信息加工活动中固有的动机,如J.M.亨特受皮亚杰影响,认为机体总是力图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综合,新异信息会引发趋向行为,但若新旧信息的差异过大,则引发回避行为。还认为,新旧信息间不同程度的不一致会不同程度地激发积极或消极的享乐方式。失调过小令人厌烦,过大则导致消极享乐方式,只有适度的失调才会导致中等程度地激起积极享乐方式及趋向行为。

J.M.亨特虽强调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固有动机,但并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动机,激励与享乐方式之间可能有某种联系。

G.A.凯利提出一种更纯粹的动机认知论。他反对强调吸引机体的诱因和推动机体的驱力的动机理论,认为人是活动着的,动机理论不必以内驱力、需要、诱因或紧张消除模式等来解释活动本身,每个人必定会有选择地行动,力求作出更准确的预测,当无法预测事件时,会体验到消极情感(如焦虑),导致矫正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