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

2024-02-12
伽达默尔:

【生卒】:1900—2002

【介绍】:

德国哲学家。

曾就读于马堡大学、弗赖堡大学等。1922年于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起先后任马堡、莱比锡、法兰克福、海德堡等大学教授。在美学上,视艺术和审美经验为人类整体经验的重要方面。审美理解是其理论的中心概念之一。从个体审美心理角度出发,认为审美理解的对象是存在的敞露,是我们所直面的世界。

人在艺术中所体悟到的正是自身的存在状况。审美理解在审美主体与作为对象的艺术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实现,这种对话是主体带着自己的期待视界同艺术文本的历史视界相遇才得以形成,对话的结果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交流的完成。

对话中取得的对对方的理解并不仅是充分的自我表现和成功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且转化为一种使自身有所改变的相互交流。

因主体的期待与艺术文本均有历史性,这种审美理解的对话亦是历史性的。对每个人而言,艺术文本是一种开放性结构,对其的理解和解释是一个不断开放和生成的过程,对艺术的审美理解和解释亦是多样的、无限的。这是艺术生命力之所在和个体审美的基本模式。

还认为,审美理解以偏见或前理解为前提。每个理解者都处于特定时代,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背景和独特境况,对艺术的理解带有自己的个性和存在的烙印。这种主观性是理解艺术文本的不可缺少的“前理解”,其存在使解释活动成为主体创造性的活动。

艺术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理解者或接受者的审美理解才能呈现,而同一艺术文本无限多样的意义也只能在审美理解的嬗变过程中得到确证。

审美理解不需要也不可能复原作品原意,这正是审美理解的创造性所在。其理论重视艺术交流中理解的作用,对美学、文艺心理学产生影响。着有《美学与解释学》(1964)、《科学时代的理性》(197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