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生物学化

2024-01-17

    心理学生物学化 :

心理学生物学化视人为生物或动物,将心理过程还原为生理过程,进而将动物研究的立场、方法与研究结果直接搬用到人身上,以生物学规律说明心理、行为或人的发展。心理学生物学化发端于心理学家对心理学成为成熟的自然科学门类的追求。其思想基础是哲学、科学领域由来已久的生物主义、还原主义传统。其演变历程则与生物学展现的不同形态相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心理学奉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圭臬,移植动物研究结果,以本能论、种族决定论等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解释人类心理发展、将心理学归入生物科学门类的观点一度风行;50年代,心理学生物学化的倾向也曾一度在苏联、中国心理学界蔓延,以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代替心理学、以高级神经活动规律代替心理活动规律几乎成为心理学家的共同选择,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存在的权利也曾遭到怀疑。60年代以后,生态学、习性学、机体整体学等新兴生物学科的兴起,又给心理学生物学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伴随着遗传科学和神经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将心理学遗传科学化、神经科学化的倾向,心理学生物学化有日趋强化之势。

人从自然走来。人与动物心理的发展既具有连续性、共同性,又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心理活动既以生理活动为基础,又具有不同于生理活动的新的特性。这就意味着,在心理学研究中借用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借鉴动物研究的成果,重视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的揭示,对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心理学生物学化倾向却错误地将这一原本必要的选择引向片面、极端:无视人和动物、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的本质差异,否认或贬低心理发展过程的文化制约性,排斥了心理学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可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心理学生物学化倾向严重阻碍了心理学的发展,并导致了心理学的另一极端倾向——心理学社会学化倾向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