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个体在某种需求或欲望充分获得满足后对原来的需求对象不再产生需求感的心理状态。
②个体长时间与某种刺激接触后对该刺激敏感度逐渐降低乃至反应消失的现象。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等人1944年结合电场理论用它来解释图形位移效应。他指出,图形后效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注视图形时,视网膜一定部位的神经冲动使皮质视区的相应区域产生一个不均匀的直流电场,其中图形边界或轮廓内部的电流密度较大,使细胞产生极化状态而增加了阻抗,并且向周围组织中阻抗较小的部位传导;由于皮层视区察看图形投射区的电流已经饱和(即餍足),当后来的测验图形再落到该皮层视区时,由其产生的电流将被迫绕过这一高度饱和的区域,从而发生位移,出现图形位移效应。此外,知觉神经组织的餍足被用来解释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互转换现象。
人在知觉可逆图形时,对象和背景互相转换的原因:个体连续注视某一对象时,与该知觉对象对应的脑皮层区域会逐渐产生餍足过程,达到饱和水平后,第一种知觉形状的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与之对应的对象逐渐转变为背景,原来作为背景的第二种知觉形状转换成知觉对象。同样,持续注视一段时间后,在与第一种知觉形状有关的神经过程组织从饱和状态恢复过来的同时,与第二种知觉形状有关的神经过程组织又发生餍足。这样,第一种知觉形状就重新出现。其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