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

2024-03-24

    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 :

患者言语表达流畅,发音和语调正常,但频繁出现言语错乱,可以重复提问却不会回答。1885年,L.利希海姆首次将一类复述功能正常,明显不同于布罗卡失语症、韦尼克失语症及完全性失语症的失语患者命名为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J.H.本森等学者又将其分为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皮质连接障碍性运动性失语症和混合性经皮质失语症3类。

与其他类型的流利性失语症相比,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患者的特点为保留单词和短语的复述能力。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多数由脑血管疾病如颅内动脉的梗死、出血、栓塞等造成。病变部位通常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分水岭区,可扩展到顶上小叶、枕叶、颞叶或皮质下结构,而初级听觉皮质(布罗德曼41区)和韦尼克区(布罗德曼22区)不受影响。

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听理解受损、言语错乱及复述功能相对保留。此类患者通常使用标准化语言测试和即兴交流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来诊断,复述功能的评估对于这种失语症类型尤为重要。脑卒中是皮质连接障碍性感觉性失语症最常见的原因,这类患者恢复较快,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严重语言损害的患者需进行言语康复治疗,侧重于听理解及会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