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定位

2024-02-23

    脑功能定位 :

脑功能定位的思想最早起源于颅相学,因其没有科学依据而逐渐被舍弃。19世纪中期,一位名为盖奇的矿工被一根铁棍穿破了额头,损坏了部分脑区,后来性情大变,引起了人们对特定脑区功能的极大兴趣。

早期的脑功能定位来自临床医生和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特定脑区受损患者在特定认知能力方面的缺陷来判断某个脑区的功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布罗卡言语区。后来,神经外科的研究者通过对暴露的大脑皮层进行直接电刺激,发现了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脑区对应于感觉运动器官的拓扑地形图。

20世纪90年代,新兴起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大大加快了对脑功能定位的认识,这种技术无创且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操纵特定任务来确定特定心理过程涉及的脑区,比如通过观看光栅来定位视觉皮层。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脑功能定位的研究更加细化,精确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将大脑划分成几十到数百个主功能区和更多的子区,这些功能分区可以作为模板来应用。在具体的fMRI研究过程中,如果没有可供参考的功能分区或需要对不同的个体进行研究时,就需要用到脑功能定位技术。一般做法是:在正式的任务开始之前,给被试呈现特定刺激来获得该刺激对应的感兴趣区,从而对关注的心理过程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比如呈现面孔刺激相对于其他物体激活的脑区-梭状回面孔区。

尽管脑功能特异性表征已经得到了很多脑功能定位研究的支持,但近年来研究者却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挑战。分布式表征理论认为,大脑对特定刺激的表征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单一脑区可以对所有刺激进行表征,只是表征的模式不同,这种理论一般采用多体素模式分析(MVPA)的方法来获得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