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游泳实验 :
常用于抗抑郁药物的筛选和对抑郁症动物模型效度的检测。最初由R.D.波索尔特及其同事提出。
强迫游泳实验主要观察放入水中动物的运动行为。当实验动物被放置于水中,它们会做出激烈的逃跑行为,如游泳和攀爬,随后会停止挣扎,表现出消极的、不动的行为状态。实验动物的这些行为,反映出它们对应激的一种无条件反应。在抗抑郁药物测试中,药物处理过的实验动物会表现出逃跑行为的次数和频率增多,不动时间减少。这种药物对实验动物行为的改变,常被用作抗抑郁药药效的指标。
强迫游泳实验的标准程序是:将大鼠或小鼠放置在一个装满水,水深约为30厘米,水温为23~25℃且无法逃脱的圆缸中15分钟。第二天,再把动物放置在同样的圆缸中5分钟,记录它们维持不动的时间,游泳或者尝试攀爬圆缸壁等逃脱行为的时间和频率,以及第一次不动行为的潜伏期,即从动物开始放入水中后表现出逃跑行为到第一次消极不动之间的时间。静止不动时间被看作是衡量消极应激反应,如学习无助状态或抑郁的指标。而第一次不动时间的潜伏期和逃避行为所花时间则是积极应激反应的衡量指标。抗抑郁药或者其他待测化合物在实验前分3次注射,分别是实验前23.5小时,实验前5小时和实验前1小时。这项方案已有很好的支持证据,可以为大多数抗抑郁药物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虽然在强迫游泳试验中抗抑郁药物急性给药被测定有效,但临床疗效通常在慢性连续给药2~3星期才出现。事实上,很多在强迫游泳试验中急性给药能表现出良好的抗抑郁效果的药物在临床治疗期却没有取得明显疗效。这表明用强迫游泳实验作为筛选药物的方法也有局限之处。
此外,因为发现抑郁模型动物在试验中表现出逃跑行为的降低以及绝望行为的增多,故强迫游泳实验也被用来验证抑郁模型的效度,但有效性有待确认。
强迫游泳实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