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诱导行为

2024-02-09

    程序性诱导行为 :

实验员观察白鼠饮水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J.福尔克最早描述了一类称作程序诱发的异常行为。他发现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大鼠在按一定间隔程序喂食时发展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过度饮水行为。在按一定程序间隔投食的3小时内,大鼠的饮水量超过了体重的50%。而在通常情况下,大鼠24小时内的饮水量不到体重的10%。大鼠的饮水量与固定程序的时间间隔有关。当固定的间隔从2秒增加到300秒时,过度饮水量线性增加到最大值。

最初认为这一现象是程序喂食诱发出烦渴,猜测这与躯体的水调节有关。但此后的研究发现,当实验箱内不放饮水瓶时,程序性喂食会使动物发展出其他形式的异常行为,如过度转轮行为。那些接受间隔程序分次喂食的动物比一次得到同量食物的动物,转轮次数多3~4倍。这种程序诱发的异常行为引起了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1962~1985年,研究者们提出了16种假设和理论解释这一行为,包括下丘脑温度增加、唤醒的积累、自适应应对、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习等。但因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没有一种能揭示这种异常行为发生的生理机制,从而真正认识异常行为的本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学者与澳大利亚学者联合,抓住程序诱发转轮行为时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2倍这一现象,通过肾上腺摘除,垂体摘除,肾上腺皮质酮补充埋植,合成皮质酮地塞米松补充埋植,皮质酮行为剂量效应,海马化学损毁和电损毁等多种途径,证明了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这种异常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并定量地控制异常行为的发展。其主要发现也被美国行为神经科学家在程序诱发的烦渴行为中所证实。程序诱发行为应归属于应激诱发的异常行为范畴。在人和动物身上都能发生。行为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强迫性行为、成瘾行为、多动症、倒班制诱发的睡眠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