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生理机制 :
早期试图阐述情绪生理机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C.G.朗格。他们分别在1890年和1885年独立地提出了相似的学说,合称为詹姆斯-朗格学说。他们认为内脏反应提供了情绪体验的信号。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反对詹姆斯-朗格学说,理由是:①将内脏与中枢系统全部分离,并不损害情绪行为。②在极为不同的情绪状态和非情绪状态时可发生同样的内脏改变。③内脏是相对不敏感的结构,很难根据其反馈来区别不同的情绪。④内脏改变作为一种情绪体验的信号来源速度太慢。⑤人为地造成某种内脏改变,并不引起典型的情绪。
1927年,坎农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根据丘脑受损伤后或丘脑的活动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时情绪变得容易激动或发生病理性变化等事实,认为丘脑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D.B.林斯利提出了情绪机制的激活学说。1937年,美国神经解剖学家J.W.帕佩兹提出下丘脑是情绪表达的中心,而边缘系统是情绪体验部位的观点。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M.B.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情绪生理机制学说众多,说明了它的复杂性。一般认为情绪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皮层下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地位,大脑皮层起着调节制约的作用。
人类紧张时瞳孔会放大
情绪生理机制的神经结构主要包括植物性神经系统、下丘脑和边缘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某些情绪状态下,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相对亢进,如激动紧张时心率加速、血压上升、胃肠道抑制、出汗、竖毛、瞳孔散大、脾脏收缩而使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增加、血糖增加、呼吸加深加速等。在某些情绪状态下,也可表现为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相对亢进,如食物性嗅觉刺激可引起动物愉快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消化液分泌增加与胃肠道运动加强。下丘脑被认为是情绪表达的重要结构,机械或电刺激病人下丘脑会产生强烈的攻击性或欣快的爆发。边缘系统主要包括杏仁核、隔区、海马、扣带回等区域。
随着情绪电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者从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释情绪生理机制的整合模型。其中以情绪环路模型和神经内脏整合模型为典型代表。前者强调由外周到中枢的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试图说明情绪经验形成机制;后者则采取由中枢到外周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试图阐明情绪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