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帮助大学生达成心理健康自助和互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仍有不少的问题,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公共课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几乎是普遍现象。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这种大规模地面向学生教学的形式,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的高速度、高效率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优越性,但教学质量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化。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班教学模式采用最多的就是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就是记或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难以体现且学生创新能力的难以得到培养。其次,课堂教学时间受限。根据《广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基本标准实施意见(试行)》,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本科生安排不少于32学时)。课时相对较少,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新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上,这样就造成了课堂容量过大,教师一节课讲授得太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学生学习被动性增大的局面。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过程、体验深化的活动时间很短甚至是没有。再次,教学目标缺乏个体针对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课程,整体、普遍的学情分析对整门学科的教学目标设置是适合的,但对个体学习而言则针对性不强。
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的出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为克服上述难题,更好的促进教与学提供了可能。
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