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文化在经济消费领域的研究综述: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两种不同需要的影响,一是消费者自身可以意识到的机制缺失,另一种是消费者自身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的作用。而所谓的潜意识来自于儒家传统思想的积淀、消费者已经树立牢固的价值观,从而反映了消费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消费观、生活的方式和地位(席佳蓓、王新新,2009)。
早在上个世纪初,康有为的弟子、精通中西经济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陈焕章先生,就已经出版了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 》,其中文版《孔门理财学》为后人所译。在此书中,陈焕章先生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儒家经济伦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消费”,陈焕章先生认为,儒家学派的礼的存在,既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也是为了克制人的欲望。孔子的中庸之道,批评了管仲的过分奢侈,晏子的过分节俭,不过如果在节俭和奢侈中做出选择,孔子认为与其奢侈,不如节俭(陈焕章)。这就不难理解,在当今中国,即使政府做出了扩大内需的各种措施,仍然改变不了高储蓄低消费的现象。
在对待储蓄和消费的问题上,儒家思想系统表现的非常内敛,甚至有禁欲的倾向(傅佩荣,1994),具体来说,儒家思想体系中“崇俭黜奢”的消费理念是根深蒂固的。勤俭持家受到推崇受到表扬,奢侈浪费则受到批评,如“挥金如土”“不孝败家子”都是以贬义词的形象出现的。
关于儒家思想与高储蓄低消费之谜,暨南大学叶德珠教授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给出了详细的解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西方世界对西方过度消费的文化产生了质疑,向亚洲消费价值观的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叶德珠,2011)。
儒家文化在消费者思维模式上有很大的影响,张鸿翼(1989)认为,儒家用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用财有制、节之有礼,黜奢崇俭,只有在消费上节奢欲、俭饮食、安分守己,才能过上安静祥和的生活,即“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 ① 。
对于儒家文化对于现代化的作用,众学者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有对儒家文化的现代化作用表示质疑,认为回归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后退,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的是法律的约束,而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规范,儒家文化不能应对现代化的挑战(彭卫,2008)。也有支持者认为,儒家文化有其内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它的内在精神――改革与创新,开放与融合,历经几千年而不衰,使得儒家思想现代化具有内在必然性(戴圣鹏,2011)。
儒家思想文化在经济消费领域的研究综述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