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开展

2023-11-28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开展:(一)教学目标

  在传统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对象为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目标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少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消除并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Chris Peterson指出:积极心理学需要对人类优势构建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人类美好生活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现在对于弱小的人、修复被破坏的事情、治疗压力的伤害这些事情的关注一样多。预防和促进都是为了使个体保持心理健康,但促进健康的努力对个体的发展更为有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工作重心落在解决心理问题和预防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开展,应该立足于积极心理学层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让学生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快乐和幸福。

  (二)教学内容

  团体活动课应该从三个层面开展,关注师生的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这六个大主题,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

  1.增加积极情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拓展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可以在实现积极力量的发掘与培养过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增加积极体验也是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途径和条件。

  2.塑造积极人格。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人格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团体心理活动课应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为内容之一,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保持乐观态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

  3.构建积极环境。积极环境包括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与社会环境。学校应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良好的形象,营造积极良好的整体氛围尤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学生在和谐宽松、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氛围中心理素质会得到提升。

  (三)评价方法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团体心理活动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团体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估三方面进行。

  1.教学方法。团体心理活动课教学方法上应以理论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围绕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这六个大主题,增加讨论环节,使学生将积极理念内化到思想中,从而进行团体活动设计。

  2.教学设计。在进行团体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平等性、尊重性、参与性、娱乐性等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入门,关注六大主题,运用团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心理剧、敏感性训练及认知――行为改变的方法,遵循从易到难、示范性原则、及时强化的原则,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情景设计。团体心理活动课的设计程序应该为:情景的选择与描述――确定训练目标――团体讨论――提供示范――正式训练――总结与评价,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增加课堂操作性、加强课堂辅导效果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团体心理辅导课应突出对于幸福感的关注,通过设计团体活动,引导学生获得幸福感,并在这种积极情绪的影响下拓展其他积极情绪。

  3.效果评估。团体心理活动课评价不能沿用一般学科制定的课程标准。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仅应符合有效教学的基本方向,目标在于增进学生社会适应,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效果的评估强调多维评价:

  (1)活动目标评价:团体活动课目标在于以人格的健全发展总目标,在目标评价应遵循适应时代需要、整体协同发展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2)课程内容的评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团体心理活动课应基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六个大主题进行,教师应根据各单元主题,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和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设计相应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机。

  (3)活动过程评价标准为:活动中是否有广泛良性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活动是否具有安全、接纳、温暖、尊重的团体气氛;团体间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4)课程效果的评价应该从集体和个人两方面进行评价。集体角度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学校重视团体心理活动课,形成良好活动氛围;班级团体凝聚力、满意度增强;其是否将团体活动运动到其他科目教学中。在个人层面,通过评估个体和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如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积极的人际关系等,来检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实现积极教育的目标,即有效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获得自我实现。教师是否在教学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以更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生服务中。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它的工作目标体现了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是与人类发展的目标相一致的。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仍是新生事物,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活动课更是创新之举,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