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表现及其来源

2023-11-10
大学生心理压力表现及其来源:(一)情感方面的压力

  情感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持和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其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情感寄托对象主要有家庭、同辈群体、恋人以及网络。大学生情感都是基于现实而生的,而一旦当他们不能从一种理性的角度来对自我情感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时,矛盾和冲突就会产生。上大学前,大学生情感寄托对象主要是家人和好友。进入大学后,他们面对一个新的异质性很强的同辈群体,尽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的友情,但是大学的情感问题都似乎比以前更成为一个难题。?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大学生总会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心理焦虑和压力。人际关系长期不和谐、周围的紧张空气和竞争环境都极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

  (二)学习生活环境的压力

  大学之前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变化,大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会感到有些不适应,也无法合理支配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带来的压力,大量的压抑会使自己不快活,变得呆板。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专业方向、社会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择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就越来越大,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出现偏差时会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许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就业意向和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要求高薪高职,希望到发达地区,享有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待遇。当这部分大学生在现实就业形势中意识到情况并非如此顺利,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会使他们顿感希望落空,极大心理落差造成心理压力[1],以致表现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心理问题。

  (三)个人心理承受及调节能力不足

  大学生追求完美。向往成功,在家庭中居于中心地位,而且一些学校存在重“智”轻“德”,重“成绩”轻“素质”的倾向,使部分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无论在自我估量还是人际交往方面,一旦受阻,心灰意冷、裹足不前[2]。长期封闭式教育也使大学生似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容易把挫折过于放大,时刻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不能正确面对给予处理,长此下来,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甚至发展到自残、犯罪等对自身和社会有严重危害的地步。很多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极易产生各种情绪垃圾,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就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发生各种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