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防治策略

2023-11-05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防治策略:(一)加强融合多元化的微观调节措施

  1.知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摆首位。首先,要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快报等宣传活动。其次,要注重从体能训练中去加以教育引导,坚持把解决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最后,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培植学员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员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疲劳后的疗养所。

  2.文化熏陶,占领意志品质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对中华儿女的心理产生独特的影响。立足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积淀,从红色文化中激励,从影片文化中汲取。对军校学员进行心理熏陶,使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的做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环境调节,树立行动指向风向标。校园是学员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是促使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场所。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总是潜在地向学员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意识障碍使学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二)采取有效多样化的宏观防控措施

  1.变换训练方式,避免单调感。具有不断重复特点的长期体能训练所造成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是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应对方式之一是不断改变训练方式,以缓解训练的单调和枯燥。可以将一天的训练内容合理安排,不同训练项目穿插进行,不同供能系统的项目交替安排。也可以用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来达到训练体能的目的。

  2.丰富训练内容,增强趣味感。兴趣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富有趣味的体能训练能够让学员们在艰苦的训练环境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此,可以尝试将趣味游戏穿插在体能训练各个环节当中,一方面有利于调节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训练气氛,缓解心理疲劳。

  3.创新训练方法,激发兴奋感。如果训练方法一成不变,程序套路老旧,势必对学员产生厌倦,为此,在训练方法上要不断创新,突出实效性,使学员通过努力刻苦训练,能够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训练积极性,激发训练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4.合理设置目标,减少挫折感。在为学员确定体能训练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个体差异性,把长期目标或终极目标分解拆散成短期目标,变成学员的个人目标,使学员感到这一目标能够通过努力训练得以实现,以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增加自身适应性。

  (三)引入心理行为训练教学模块

  心理行为训练是指以特定心理特征为目标,通过借助多种刺激手段,对人的心理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人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并能控制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借以提高心理效率,增强身心健康。

  引入心理行为训练这一模块,目的就是要在军事体能训练全程加上调节器,一方面通过加强学员基础心理素质提高产生心理疲劳的感知阈限,从而推倒“心理疲劳墙”,抑制心理疲劳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增强了学员的心理耐受力,出现心理疲劳后,迅速调节,从而压缩了心理疲劳状态作用的程度和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个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