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与特征

2023-10-3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与特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起源于西方,因此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起源于西方,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荷兰等国便开始对危机概念进行探索和研究,最初由林德曼在1944年提出了心理危机不仅是一种心理问题,还是一种必须要去主动应对甚至是治疗的一种心理病态。到1954年,美国人卡普兰则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林德曼的理论,卡普兰认为人类的内心焦虑、忧愁等负面情绪的日积月累,便会导致思维混乱、行为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形成了危机状态。并于1964最终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主要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中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大学生这个群体也不例外。心理危机是个人与外界社会的一种失衡状态,是正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也表明了个人努力与外界社会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

  2、易发性

  现今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已然成为了心理危机易发人群,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个人压力的增大,以及在独生子女多这个大环境下的大学生依赖性普遍较强,而这时的大学生又绝大多数处于青春期,因此,他们属于逐步趋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自我意识逐步变强,但认知能力又无法与之相协调的状态。这个时期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最为危险的时期,任何一次的心理危机都可能导致悲剧性的后果。

  3、易察性

  大学生的生活相对较为单一有序,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触对象也主要是校园中的师生,并且大学生也必须接受学校的各项校规纪律的约束,因此,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也比较容易被身边的共同生活的同学或者教师察觉。

  4、复杂性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由于其年龄阶段的问题,其成因较为复杂,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例如生理成长,生理变化,疾病等等,更多的是来源于心理层面的。由于我国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一些不良的思潮也不断进入到校园,这些不良影响更易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再加上大学生们普遍要面对的找工作、找对象、找组织等问题带来的压力,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成因一般较为复杂,往往是多问题相互纠缠从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5、潜伏性

  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又通常较少的直接爆发,经常是潜藏于内心之内,日积月累,直到某件特定的应激事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火索事件的发生,便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问题爆发,从而形成一些悲剧性的后果。例如前段时间的校园伤人甚至致死案件的频发,便说明了这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