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道德迁移问题的提出

2023-06-30
农民工子女道德迁移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子女带着对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的追求和渴望,随父母来到城市,却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他们处于事实上的社会边缘化状态。目前,围绕这部分城市边缘群体青少年进行的研究大部分是实证探究,或是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探讨平等、良性结构、权利等问题。从查找的文献看,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群体进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有关道德心理的研究极少,甚至没有。道德心理学是探寻个体道德心理蠕变过程,关注个体心理健康,规范个体行为的一门交叉学科。个体的心理因素不仅对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诱发力和承受力的作用,而且对道德的知与行起着调节作用。农民工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身处两种不同文化的境况中所遭遇的外力,基于道德心理裂变和融合,产生了个体的道德迁移。其道德迁移产生的原因在于:第一,客观上是由于社会流动导致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是个体行为模式更替的社会化过程。它要求社会成员退出原有的角色社会规定,诉求个体角色冲突,超越过去,融入新角色的社会期待模式。着名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之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于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了一种角色冲突的状态。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在同父母共同居住生活环境影响下,已接受了和习惯了农村传统伦理、习俗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又每天所见、所闻、所感大量的来自城市的信息、规范和生活方式。进入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经过城市文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农民工子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农民工子女个体身上会表现出一种角色上的冲突,心理上的冲突反映到道德层面来,就会引发个体的道德迁移。第二,主观上是由于个体内心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所遭遇的指向相反的评价力。城市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进的文化,而农村文化则相对落后。城市舆论氛围中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作出的是直指个体内心否定性的评价(例如:不讲文明,不懂礼貌);而在农村舆论氛围则是相反,对流入城市这一群体却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例如:听话、懂文明、讲卫生)。这两种性质相反的评价力共同作用在城市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上,就会引起其心理的冲突、裂变、融合,进而造成事实上的道德迁移。

  道德迁移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诠释道德的变化与超越,以及角色转化与道德适应的相互关系。道德迁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由于角色地位或身份的变化而产生的善恶观念、价值体系的贯通、融合或升降等的异动情况,是社会流动中的一种新的道德认知方式,是社会成员进入新角色状态后的社会化的内容之一。这一概念比较全面地解释了道德迁移,但又似乎没考虑社会成员个体的心理因素。所以,道德迁移应是指由于社会流动,社会成员源起个体心理变化对其角色转换认同后,产生的道德意识变化、异动的一种道德认知方式。社会流动中,通过社会成员心理上产生一种融合新角色的真切期待,个体获得与新角色相一致的道德观念,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后的社会化。在矛盾的道德认知情境中,基于心理的积极变化,个体通过调整其道德认知结构,发生道德观念的异动和融合。道德迁移的最终结果:一种是正迁移。就是对个体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会促进角色转换的顺利进行;另一种是负迁移,就是对个体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消极意义,会阻碍角色转换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