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称“心理学美学”。
是与哲学美学、社会学美学并列的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的美学活动的心理学问题,也可以说是从心理学视角去研究美学、艺术问题。具体说,心理美学的对象是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的内在规律,包括艺术美的创作和欣赏中的心理机制及其运动的规律,也包括欣赏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心理机制及其运动规律。在方法上,则从审美事实出发,充分考虑到审美的特殊性,而不套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和概念。
无论中外,心理美学的历史源头都可以追溯得很远,但现代意义的心理美学诞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美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最初是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的,较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探讨。18世纪英国的经验派虽然注意了审美及其心理问题,但独立的心理学美学仍未形成。19世纪以来,心理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之心理学美学才作为一个学科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流派有:①实验心理学美学,以费希纳为代表。以实验的方法,看哪种形状、图形、颜色最能引起多数人的美感,就判定哪种形状、图形、颜色为美。
②心理分析学美学,以弗洛伊德为代表。认为人的无意识作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是很可怕的,须通过艺术等活动使其升华,这升华的结果就是美的。
③行为主义美学,以华生为代表。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外物刺激的结果,因此美产生于外物对人的刺激。④完形心理学美学,以阿恩海姆等为代表。
他们认为美在完形。所谓“完形”不完全是物本身的特性,是人的知觉对物进行积极组织和建构的结果。⑤投射论美学,以冈布里奇为代表。人在观物前都有一个“预成图式”,美往往是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将“预成图式”投射出去时的收获。⑥人本主义美学,以马斯洛为代表。
人的需要是层级式的,审美需要是人的高层需要,满足这个层次需要的事物是美的。以上各派理论都有片而的真理,但又都不能完全解释美和美感。总的看,心理美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又是一门有广阔发展前途的学科。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散见于各种美学着作中。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心理美学丛书”(13种),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心理美学》,是这方面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