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意识➀

2024-02-03
批评意识:

指批评家在阐释和评价艺术家及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总体倾向,它包括批评的出发点、着眼点、价值依据和逻辑理想等。

批评意识不仅是批评得以展开和深化的基本心理动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预定了批评过程的大体走向,由此形成批评的诸种风格。批评意识既因人而异,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把较多地诉诸人的七情六欲的诗人贬为末流而逐出他的“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则把写真视为艺术的要义,奉为知识的一种源泉。不同时代的批评家有不同的批评意识。中国古代以“品”为本的批评家,其头脑涌动的是绵绵不绝的博喻,他们试图站位在诗人的角度,把诗的情意重新铺示、发挥,甚至有意透露一种和诗人不相上下的学识、修养和才情。

相较之下,现代批评意识已越来越贴近理性的精神,哲学的新进往往是批评意识自身更新和深化的重要力量,从而呈现出比较有序、系统的递进结构。批评意识始终要求感性把握能力和理性抽象能力的特定统一。批评意识的第一要义就是感性的把握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批评中,感性的把握是和理性的解析交相为济的,并且最终落实到后者身上。真正决定批评的逻辑和价值取向的正是理性抽象能力所依傍的特殊观念体系。不同的批评意识总是和某种观念体系有特殊的血缘联系,又具有某种纵深发展的可能性,发他人所未发,从而具有特殊的批评力量和深度。

批评意识还有全面掌握作品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深义的明显倾向。相对言之,对于再现的、描绘和叙述的内容往往比较容易掌握,一般接受者也时常以这种内容的接受为重心,即使超出作品内容之外去探究作品的题材来源、人物和事件的原型和作者的生平等,也是为了理解作品的内容范畴的东西,而不是作品本身的机制、结构以及这种机制、结构和功能、内容的特定联系。

批评家的任务就不只是对内容因素的心理再认,而还要展示对形式的专深理解和阐发。如果说,形式批评在再现性艺术的接受方面还不能最充分地显示启迪意义,那么对于音乐的批评,形式的把握和解析就显出特别的意义了。批评意识除了对作品的感性和理性把握、作品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全面意会之外,还表现在作品与作品,作品与流派渊源,以及作品与后世影响等方面。如果一般的接受更多地是接受者与作品的对应关系,那么批评意识还要指向更为复杂和广泛的联系,以揭示更具普遍意义的现象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