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二战后至本世纪60年代末,进入了心理卫生运动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转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194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保健机构协作下,召开了伦敦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决定恢复心理卫生的组织和活动,并规定每四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心理卫生大会。这次大会通过了《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心理卫生的社会化趋向,要求心理卫生工作者重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于二次大战后,各国都面临着许多经济、生活、就业问题,因之也带来了大量的心理社会服务的问题。心理病人的抚养、教导、康复职能的机构不断受到考察和批评。人们进一步认清了社会变化和压力以及歧视和失业的不良作用。因此,这一阶段心理卫生运动的方向是走出医院,走向社会,重视现实生活情景,重视当前所经受的应激。这一阶段的主张是放弃对病人内部作用的探讨,转而研究家庭、社会、集团的各种力量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影响。
从70年代到目前,心理卫生运动发展掀起新高潮,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成为这一次运动提倡的中心。
70 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心理卫生工作,政府拨款资助,各种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应运而生,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70年代的心理卫生工作,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初级预防,提供心理卫生知识,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二是中级预防,及早发现心理异常,迅速干预;三是三级预防,抑制心理疾病的发展,使病人尽快复原。心理卫生所提倡的各种原则和方法,在具体维护人们的心神健康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大作用。
70 年代后,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盛行。人本主义者指出,过去的心理卫生工作过多地集中于个体心理不健康的一面,而对人的心理的健康方面关心不够,特别忽视增强人的适应能力。心理学家贾霍达(Jahoda)认为,应该从个体对自己的态度,个体人格的完整性,个体的自主性,个体对现实知觉的适宜性,个体驾驭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增强人的适应能力。该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
随着实际和理论上的推进,到80年代心理卫生的涵义又有了新的扩展。三级预防的功能成为:第一,防止心理疾病;第二,完善心理调节;第三,健全个体与社会。当今心理卫生的着眼点已放在健康人的心理保
健上,放在个体发展的全过程上。人们认识到,从个体生命的早期就注意培养健康身心,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于是,健全人格、增强适应、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心理卫生的主导。
在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下,我国的心理卫生运动也逐步发展起来。1933年,心理学家吴南轩先生在高等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卫生课程,后又在《旁观》杂志上发表《心理卫生》专号。1936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此后,一些中国人自己编著的心理卫生著作也相继问世。抗日战争期间,心理卫生工作无法展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心理卫生工作在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1982年,我国第一个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1985年7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山东泰安正式成立。此后,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建立分会,有关心理卫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进一步促进了心理卫生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心理卫生工作开始向中小学纵深发展。
发展阶段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