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注视静止物体时,眼球为什么必须不停地运动?

2024-02-02

    101.注视静止物体时,眼球为什么必须不停地运动? : 观赏一幅画,注视远方的某一点,你不会觉得自己的眼球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的,但是如果把人的眼睛的运动过程记录下来,你发现,实质上每个人都用特有的方法观看他熟悉的物体。当他察看或再认对象时,他对每个对象都有一个选定他的眼睛遵循的路线。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眼睛的运动是很必要的。眼球中视网膜是视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视网膜上并非均匀地分布着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分布在网膜的中央,特别是中央凹的部分,视杆细胞则分布在网膜的比较边缘的部分。视锥细胞对光的强度有较低的感受性,是昼视觉的器官,因此精细的视觉信息只有通过中央凹才能获得。为了提供有关要求仔细看物体的信息,眼睛必须运动 (除非这个物体在视野中的张度非常小) 。在大脑的控制下,动眼肌使眼睛瞄准到感兴趣的各点上面。也就是说,视觉注意象许多心理过程一样,可能存在一种“饱和”的形式,它倾向于抑制注意在一特定的方向上继续下去。对知觉域中的一个部分注意一段时间后,它将倾向于“自发地”转移,在任何时刻,能包含在注意焦点 (中央凹) 的材料的绝对数目有一个严格的限制,注意从一个焦点到另一个焦点的转移就可能实现一个整体的知觉组织。对复杂的刺激模式来说,仅仅看一眼是不能把整体组织起来的。必须对它作连续的“探索” ,每一部分或每一方面都要依次注视。
此外,即便眼睛在只注意某一点时,也在不断地运动之中。有一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眼动的这种必要性。里格斯等人在1953年设计了一个精巧的有机玻璃架。支架一端固定在眼外肌上,另一端连接着一个视觉刺激物。调节支架的长度到刚好使刺激物图像聚焦在网膜上。通过这一装置,当眼外肌使眼球产生小的不规则运动时,刺激物也随着眼睛而动。由物体造成的影象则继续停留在网膜的同一位置上,刺激着相同的感受器。用这种稳定网膜像所看到的图样。最初表现得鲜明清晰,但是它马上就开始减弱,直到最终图样消失,只留下一个均匀灰色视野。这说明在传递信息的细胞链上的某个部位 (或一些部位) ,连续的无变化的刺激很明显地产生适应,即细胞在反映方面的暂时停止,以及由此引起的整个知觉机制的暂时停顿,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都很明显,这些不随意眼球运动虽然对最初感知到形状并非必要,但是对于在正常视觉中保持形状知觉却是必要的。
在正常观看静物体时,眼睛总在注视 (眼睛瞄准到视野中的一个固定的点上) 和称为眼球跳动的快速运动之间交替变换。每次眼球跳动都导致对视野的不同地点发生一次新的注视。典型的情况是,每秒钟有2~3次眼球跳动。这种运动很快,大约仅是观察时间的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