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特征

2023-09-30
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心理是以一定的遗传素质力物质前提,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为生理基础,在一定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较为迅速而关键的一个重要时期。
 
□儿童智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智力是多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衡量智力的重要标志。儿童由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完善成熟,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再加之言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智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感知觉的发展从个体发展的情况来看,一般是先有各种具体的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出现种种知觉。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在不断提高,感受性在不断发展。新生儿已能用眼睛追随视刺激,婴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5岁的婴儿仅能集中5秒,而到了6个月时已能集中10分钟以上;3—5周的婴儿注视距离为1—1.5米左右,而到了6个月时已能注视远距离的客体;5—7岁儿童能将光谱中的全部颜色与它的名称巩固地联系起来;婴儿时期,儿童有了空间知觉的时间知觉和萌芽,到了学龄初期,儿童知觉的目的性、有意性、持续性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水平仍很低;从5岁以后,儿童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可以按照成人的要求,按照预定的任务,有意识地进行感知和观察活动。
 
2.记忆的发展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在儿童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半岁左右的婴儿已有了再认能力,一岁左右的儿童出现了回忆。在整个儿童时期,儿童的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和具体形象识记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有意识记、理解识记和抽象逻辑识记正迅速发展。从7岁到11岁这一期间,儿童的记忆能力开始显著地增长。
 
3.注意的发展儿童的无意注意在学前期已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整个儿童期内,仍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开始发展。而且注意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易受到新刺激的影响,易被外部明显的特征所吸引。儿童注意的品质也在不断地改善,小学儿童平均能看到的客物为2—3个,而成人则能看到4—6个;7—10岁的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约30分钟。
 
4.思维的发展儿童期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儿童在一岁内动作和手、眼的协调运动的发展为儿童随后的直觉行动思维奠定了基础。儿童的思维始于婴儿期,到于学龄初期,儿童处于一个从具体象思维力主要形式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而且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很大的感性经验的成分,形象理解能力强于抽象理解能力。7岁儿童已能默默地思考问题,9岁以后,开始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及历史时代概念,而到了12岁已基本具有命题演绎推理思维的特点。
 
5.想象的发展随着儿童思维的发展,其想象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婴儿期是儿童想象产生的萌芽期;学前期儿童以无意想象、再造想象为主,而且经常将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特别是学前早期;进入学龄初期后,儿童想象  
的有意性、创造性、现实性在日益发展,幻想也从远离现实的幻想逐步向现实主义的幻想发展,并常从小学生作文、日常谈话中反映出来。
 
□儿童情绪的发展
 
情绪是人们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反映。一般地,喜、怒、哀、乐是人们表现的情绪形式,利用这种情绪方式可以表达个人当前的愿望与需要,同时也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婴儿很早就能用哭与笑这样的情绪表现作为紧密联系照顾者,躲避陌生人,调节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社会工具。儿童有着广泛的情绪反映范围,他们有时喜气洋洋,十分高兴,有时则闷闷不乐,显得有点焦虑,而有时候又会变得愤怒和暴躁。
 
1.新生儿的情绪反应新生儿基本上有两类情绪,即愉快和不愉快。情绪都跟婴儿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相联结,随着需要的变化和认识的发展产生了婴儿情绪的动因、情绪包含的内容以及情绪表达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一岁婴儿已有俱怕、厌恶、发怒、快乐、兴高采烈、情爱等情绪反应。6—7个月的婴儿开始对特别照料他的人,尤其是母亲产生了一种婴儿特有的感情依恋,同时或稍后一些婴儿会表现出见到陌生人产生怯生的现象。儿童最初的依恋多数是对某个人,以后可以有多重依恋。婴儿已有情绪的共鸣或原始的移情作用,这是其以后形成同情心的基础。
 
2.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不断地分化,社会性情感不断增多,有了羞耻感、同情感、妒忌心及责任感等。
 
婴儿期儿童情绪表达具有易变性、易冲动性和易感染的特点,末期还具有了责任感的萌芽;学前期儿童的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年人体验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儿童所体验,只是在引起情绪的动因及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不同。学前期儿童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常极度强烈而高涨。先学前儿童已萌芽了道德感,其理智感的产生的突出表现是好奇和好问,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性;学龄初期儿童的情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情感的表现方式仍是比较外露的、易激动的,但不够深沉,也不易保持,有点“事过境迁”;情感反映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出现了与学习兴趣、学习成败相联系的理智感和对集体的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等。其对情感的控制力也由弱变强;学龄中期的儿童的情绪带有冲动性,易激动,不善于自制,行为不易预测,而且其情绪往往是矛盾的,有时很依恋父母,有时又怨恨父母。在少年“独立感”和“成人感”的驱使下,社会高级情感发展迅速;学龄末期的儿童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这些情感往往由社会重大的政治问题、广泛流行的社会观念、对人生的理解等问题引起。在长期的教育下,青年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已形成了与道德观点相联系和道德信念的道德理想,他们充满着浪漫主义热情,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希望能为人类社会留下自己的足迹。但也有少数儿童,由于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种种原因,会采取一种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人为的自我分析,一种奇特的自我欣赏,或表现过于“清醒”,对人生表示厌倦或淡漠。
 
□儿童的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生长发展起来的,他们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理想和信念都是通过社会的各种渠道,首先是通过父母传递的。早期儿童社会交往的方式对儿童以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刚出  
生的乳儿只知道满足身体的需要,至于是谁来满足他并无所谓。此时的婴儿对人对物的反应没有显著的区别。2个月后听到人声就会转头寻找,一个月后出现第一次社会性微笑,2—3个月时对人发生兴趣。出生后第4、5个月,婴儿开始接纳其他儿童,并总期望有人来抱他。他为了吸引别的儿童,会作出跳浪、双脚乱踢、微笑或吹泡沫等行为。生后5—7个月便会对其他婴儿的啼哭感兴趣,此后对同伴的兴趣会越来越大。10个月左右的婴儿会抓其他婴儿的衣服、头发、玩具,学习其他儿童的行为和声音,还会因争夺玩具而打架。
 
1岁后,儿童逐渐学会了独立行走,有了语言交往能力,于是跟父母的接触频数相对地下降,与同伴的接触频数逐渐上升。亲子间的关系是一种保护与被保护的纵向关系、主从关系,而同伴的关系却是平等的、合作的横向关系。进入同伴世界可使儿童获得许多社会交往的本领。游戏是儿童交往的中介,但这时的游戏多为单独游戏,旁观别的儿童游戏,或像是在一起,实质上仍是各玩各的平行性游戏。
 
3-6岁儿童与同伴活动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长。幼儿大部分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而且游伴的数量也随年龄而增加,但游伴还很不稳定,经常在变化。游戏中争吵是常有的现象。一般是为了争夺玩具、争演某个角色,也有的是为了指使别的儿童服从自己。不过游戏争吵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因此而耿耿于怀。3岁儿童已知道自己的性别,7岁儿童已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因为服饰的变化、年龄的变化而起变化。由于教育的影响、他们已意识到男女性别行为的差异。
 
学龄儿童喜欢过群体生活,常常几个人一起上学、回家,几个人一起做功课、做游戏。他们已对男女性别行为有了明确的认识,男女同学的学习兴趣和游戏也明显分化。男孩喜欢几个人在一起从事冒险、猎奇、球类运动等室外游戏,而女孩则喜欢几个人在一起从事读书、下棋等趣味性的室内文静的活动。所以,年龄越大,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活动的情况就越少,大部分是同性在一起活动,学龄初期的儿童有不少行为问题,如在家与兄弟姐妹或邻居小孩吵架,偷懒,不肯干家务活,撒谎,抢占或破坏别人的东西等;在校内的不良行为有吵架、破坏公物、逃学、上课破坏课堂秩序,拖拉作业等,男孩的不良行为多于女孩。
 
到了少年期,同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已开始超过成人对少年的影响。同伴往往成了少年直接学习模仿的榜样,或者是弥补自己某方面不足的慰藉。少年的友谊比较稳定,选择朋友往往以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或互补的个性特征为基础。但由于缺乏辩证的观点,往往会把同伴的友谊看成高于一切,把小集团中一些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准则。这时,男女同学的分界似乎很清楚,表现出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有个别的男女同学在感情上十分接近,但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好奇和不满。
 
学龄末期儿童的社会交往比起少年来又大大地扩展了。他们不仅参加了学校里的一些社团活动,还参加了社会勺组织的一些社团活动,有的还参加了一些非正式的街头自发小集团。这时的儿童很重视同伴的友谊,择友有较高的原则性。对他们来说,友谊的标准应是互相信任和理解,心理上坦率无间。男女同学的接触反倒不像少年期那样神秘或回避了。也有一些儿童儿出现主观愿望的“述恋”,但多半以短暂的恋爱而告终。
 
□儿童个性的发展  
由于每个儿童遗传素质不同,先天环境不同,因而儿童一出生就在生理上、心理上显示出种种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儿童生理活动显得很有节奏,很有规律,睡眠、觉醒、吃奶、排泄都有一定的时间,而有的儿童在这些方面相应地有些紊乱;有的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强烈,也喜欢探究周围事物,而有的儿童则相反;有的儿童较容易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有的儿童则适应很慢。随着儿童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儿童的自主性有所发展,他们初步认识了作为个体的我和我的力量。与此同时儿童产生了与成人消极、不合作的行为,儿童已经萌发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是人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儿童在1岁末便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但他们还没有行为标准,没有良知,全凭个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而行动,凭感情冲动而行为。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自我中心的,有时连现实和想象也分不清,因而他们的行为既非道德的,也非不道德的。3岁左右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增多,言语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由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发展到掌握人称代词“我”,其独立性也开始大大地增长,常常说“我自己来”,进行一些自行其事的活动,并表现出不听话,拒绝成人的帮助和干预,甚至执拗。儿童的这种反抗是要求扩大活动领域来增强自主活动能力的表现,是具有积极意义的;5-6岁儿童自我评价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其评价不再完全是成人评价的翻版,而是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6岁儿童可以说出一些较抽象的品质,进行了一些内心品质的评价。这时的儿童已经养成了一套行为习惯,其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不少智力超群或有特异才能的“神童”已崭露头角。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个性特质越来越固定,个性倾向性也越来越鲜明。小学生学业的成败、社交能力、教师和同伴的态度等对儿童形成自信心或自卑心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对自我已有了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来自教师、同伴和家长对他的评价。小学生还缺乏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能够指出自己的优、缺点,并力图加以改变,同时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性越来越强,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
 
少年的自我意识起了质的飞跃。一是在身体急剧成熟的驱使下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反抗成人的干涉,被称为儿童的“心理性断乳”;二是开始将视线转向内部世界,仿佛刚刚发现“自我”也是一个广阔的大地。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内部世界,也开始对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他们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相当敏感,常常在试探教师对他的评价是否公正。是否信任自己;他们也喜欢自己观察自己,常常用讲悄悄话、记日记等方式来倾吐内心的秘密和感受;他们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已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有时对待他感兴趣的活动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广泛但缺乏自制能力,并因此常影响学习。他们的兴趣也很容易变迁。
 
到了青年初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在继续发展,其特点是在理论上追求自我,把自我当作对象来捕捉。不仅如此,他们还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珍重自我,客观地看待自我。但由于缺乏实际的经验,其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这是自我发展的正常现象,但有时也有少数人会由此而陷入孤独、自卑,养成“闭锁性”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