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生理效应

2024-09-10
冷生理效应:

低温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影响。

在低温环境中,人体可通过代偿性生理调节功能来抵御寒冷,表现为:(1)外周血管收缩,更多的血液流向内部,皮肤温度下降,促使人体的对流和辐射散热量减少。然而,在不很强的低温条件下,手足等部位会出现寒冷性血管舒张,使皮肤升温。这虽然不利于保护深部体温,但可起防止冻伤和改善手功能的作用。(2)骨骼肌活动水平增强,人体出现寒颤。

强烈的全身性寒颤可产生约休息水平时6倍的热量。寒颤的产热量可使体温不再下降或减少下降,但不能使体温上升。

(3)代谢率有所提高。这是由一连串的神经-体液作用完成的,被称为“非寒颤性产热”。(4)与代谢率提高相适应,心率、心搏量、血压、呼吸率和肺通量都有所提高。

人体的抗寒代偿能力是有限的,超过限度,低温将对人产生伤害。在低温条件下,对于31℃的平均皮肤温度,坐姿被试感到不舒适冷,皮温30℃时引起寒颤冷,皮温29℃时感到极度冷,25℃皮温为平均皮肤临界主观耐受限度。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最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手的皮肤温度降至18℃~20℃时,手部的触压感受器的灵敏度开始下降,从15℃降到5℃左右,会引起痛感觉,5℃以下,会丧失感觉,失去手活动灵活性和协调性。若温度进一步下降,则出现冻伤。

在极冷的环境中(温度一般在20℃以下),皮肤与金属接触会使两者发生粘连,称为“冷金属粘皮”。低温引起体温的变化不如皮肤温度那样敏感。

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时,人体内出现热债,深部体温下降。直肠温度降至34℃以下时,人表现出健忘和定向障碍。

降至32℃时,体温调节功能衰竭,寒颤停止,代谢产热量下降。降至30℃左右时,心脏功能紊乱,肺换气量减少,全身剧痛,意识模糊。

28℃为生存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