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性免疫:条件刺激引起的由非条件刺激诱发的免疫反应。在心理神经免疫研究中最令人注目。用经典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方法对免疫功能进行调整,即用免疫刺激剂(非条件刺激)与一种原先与免疫反应无关的新异刺激(条件...
条件反射疗法: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条件反射训练,使患者去除过分的抑制从而恢复正常。萨尔特1949年提出。以巴甫洛夫、华生等人的理论为基础,认为精神病行为是习得的,治疗应关注患者现在的行为,确定现在就可改变过去的影响;早...
少年犯罪成熟理论:用个体的成熟水平解释少年犯罪成因的理论。以科泽尔为代表。认为少年犯罪是少年时期不成熟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会理智地思考问题,情绪趋于稳定,自我控制力及社会责任感增强,能接...
少年犯罪区理论:一译“少年犯罪区域理论”。关于少年犯罪发生原因和分布的一种犯罪学理论。与社会生态学理论密切相关。认为城市中的少年犯罪往往发生在某些特定区域,并由犯罪亚文化造成。美国犯罪研究者C.R.肖和麦凯根据...
少年犯罪人:亦称“未成年犯”,简称“少年犯”。实施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其与成年犯罪人的区别:(1)大多数国家的司法机关将18岁作为区分少年犯罪与成年犯罪的界限,18岁以下的犯罪人为少年犯罪人。(2)通常认为其对自身行为...
少年犯罪原因探讨:书名。美国犯罪学家赫希着。1969年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原名《少年犯罪的原因》,是20世纪中期后最有影响的犯罪学着作之一。书中集中论述赫希的犯罪原因理论一—少年犯罪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