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补偿理论:提倡罪犯或国家应对被害人因犯罪而遭受的物质和非物质损失和危害进行返还、恢复原状或补偿的理论。1956年,以色列法学家门德尔松最早提出对被害人进行补偿的主张,后为现代社会普遍采用。被害人学认为,基于...
被害人撤诉心理:被害人撤回对犯罪人的控告或起诉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原谅。大多出现在过失犯罪中,被害人接受犯罪人的道歉,不欲追究犯罪人的责任。(2)赔偿损失。被害人和犯罪人就经济赔偿达成协议,撤诉一般是协议的条件...
被害人陈述心理:刑事案件中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就案件事实向公安、检察、法院的办案人员进行陈述时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1)陈述主动积极,因对犯罪人深恶痛绝,一般多积极主动陈述案情。(2)易夸大犯罪事实,甚至捏...
被害人告发心理:被害人遭犯罪行为侵害后向司法机关控告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严惩犯罪人。被害人因自身利益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强烈要求严厉制裁犯罪人,以此平息内心的愤怒和痛苦。(2)赔偿损失。被害人为得到财产上的赔...
被害调查:在一定时空中,运用抽样、统计、访谈、观察等方法和技术,对被害人、被害物品及被害时的地理环境等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收集、考察和分析的过程。旨在查明被害的原因、特点、类型、程度、频率、分布,被害的预防、被害...
被害人后遗症:被害人因被侵害而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产生的不良状态。主要症状:做恶梦,情绪障碍,盗汗,失眠,对噪声反应恐惧,注意力无法集中,体重减轻,家庭关系紧张,严重的甚至导致抑郁症和妄想症。被害人因害怕被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