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格

2024-04-04
健康人格:

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内在感到协调,社会适应良好,并在意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较好发展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健康人格者的共同特征主要是能自我抑制、有个人责任心、有民主的自我兴趣和崇高的理想。它一旦建立即具有稳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变化。

在心理学历史上,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对此具有不同的理解。(1)精神分析理论创始者弗洛伊德认为,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和谐统一。健康的人格结构是平衡的,自我有足够的力量鉴别现实,协调本我、环境以及超我之间的冲突,因而能满足需要,对冲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选择,较少压抑自己的感情,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建设性工作。新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提出批评,更强调社会文化因素。

如阿德勒认为,健康人格即指具有社会兴趣,即尊重他人的存在价值,对其有手足般的感情。阿德勒强调社会兴趣,认为这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目标,只要拥有社会兴趣,就不会非理性地同他人竞争。荣格认为,健康人格即意识到被压抑的“阴影”方面,并表现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中,以超越最初获得的那种“社会化”,发现自己被压抑的原因。里奇认为,健康人格是没有“肌肉盔甲”,从压抑中解放出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2)人本主义者认为,健康人格意味着视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而不受控于他人;表现出“存在的勇气”,能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信仰,并勇于承担行为后果;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视自己的生命以及如何看待生命为“自己的责任”。如A.艾利斯认为,健康人格是能自我肯定,有信心尝试促进成长和发展的生活方式。

罗杰斯认为,健康人格是主动的、独特的,能充分实现其潜在能力。马斯洛认为,健康人格就是迎接挑战,充分发挥潜能,获得自我实现。(3)行为主义者认为,健康人格就是胜任和自我控制,而这种适应能力以必然性的强化规律为基础,只要遵循这种规律,就可能使需要得到满足而避开危险。各学派心理学家对健康人格的强调各有侧重,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