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角色:游戏构成要素。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的人物。在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中最重要,音乐游戏和体育游戏中也有。幼儿最喜欢扮演游戏角色,并能获得满足,相信角色的真实性。进入角色的幼儿借助想象,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表现...
游戏角色扮演理论:游戏理论的一种。伯勒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伯勒认为,儿童的许多游戏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儿童对角色的选择往往基于他们对某个人或角色原型的爱、尊敬、嫉妒或愤怒的感情。通过模仿他们爱戴...
游戏练习说:亦称“游戏生活准备说”。游戏理论的一种。与“游戏成熟说”相对。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K.格罗斯19世纪末提出。他从进化论角度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儿童对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如女孩抱娃娃...
游戏年龄:幼儿中晚期。此期,游戏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并达到高峰,在儿童体力、智力、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1)游戏内容丰富、深刻,开始反映成人的生产劳动,甚至反映社会生活,情节完整;(2)...
游戏评价:对游戏质量的评估。可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客观评价参照国内外的游戏评估量表;主观评价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进行,专家团体共同参与。多从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方面结合进行。其重要作用...
游戏信号:社会性游戏前的一种面部表情或身体姿势。表明已做好准备。作为一种释放因素是否有效,尚不清楚。有时可用来避免攻击性游戏中的误会:一方发出信号,表明它的攻击性动作不是故意的。对那些游戏已成为信号的物种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