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心理学

2024-04-20

    数学教学心理学 : 研究学生在学习掌握数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探讨数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的学科教学心理学分支。包括算术教学心理、代数教学心理与几何教学心理。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L.桑代克发表《算术心理学》(1922)而产生的。在此以前,美国的J.杜威虽也探讨过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但未构成完整体系。1934年,桑代克还发表了《代数教学问题》。
  继桑代克之后,美国的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都相继探讨了数学教学的心理学问题。这些研究者的观点相互不同,曾出现了联结派、认知派和联结-认知派。
  以桑代克为首的联结派认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组织训练与练习,使之从中获得满足,以建立各种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所倡导的训练教学法,被认为是忽视学生的认识以及思维、理解的机械训练法。以W.A.布朗尼尔为首的认知派认为,数学学习并不是形成众多联结,而是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原理和模式。数学思维的成就依赖意义的积累而不是大量机械反应的积累。训练不能发展对意义的认识,重复也不能导致理解。以B.R.柏金汉为代表的联结-认知派则持折衷的观点,主张把算术分为计算算术和益知算术两类。学习计算算术主要靠机械训练,以形成技巧;学习益知算术主要靠思维及理解,以获得概念和知识。长期以来,上述3派观点对美国数学教学心理学起着重大影响。目前,折衷派的观点占多数。
  在苏联,首先对数学教学心理学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Н.Α.梅钦斯卡娅,她于1955年出版《算术教学心理学》一书。此外,Β.И.孜科娃研究了几何教学心理。Π.Α.舍瓦列夫研究了代数教学心理。就观点来说,苏联的数学教学心理学研究在60年代以前是学习的联想-反射理论占主导地位,60年代以后,学习的活动理论逐渐占优势。
  目前,数学教学心理学尚缺乏内容一致的体系。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其根本任务在于揭示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为数学教学实践服务。一般认为,数学教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是:①学生学习数学的本性以及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②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条件;③各种数学知识、技能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及迁移规律;④数学学习中的差异及其测量与评定。
  参考书目
 L. B. Resnick and W. Ford,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for Instruction,Erlbaum,Hillsdale,New Jersey,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