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证伪性

2024-02-28

    可证伪性 :

英国科学哲学家K.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波普尔认为,科学和非科学的分界在于是否具备可证伪性,凡属于科学的理论和概念,原则上都是可以反驳和否证的。换句话说,对于任何理论和概念,在逻辑上总可以有某种事件可能与之发生冲突,若没有任何可能发生,或者可以想象的事件与之相悖,这样的理论和概念就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理论必须是可被证伪,并且仍未被证伪的。例如,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结论是可以被证明是假的,只要找到一次太阳不是从东边升起的情况,就可以证明该结论是错的。但是,此结论没有被证明错误,说明此结论是科学的。科学理论的表述应该遵循这样一项原则,即从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表明是错误的。因此,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这项原则通常被称为可证伪性标准。可证伪性标准主张,某个理论如果有用,它所作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即该理论在告诉人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人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个理论有问题: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不管哪种方式,最终都将有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理论。相反,如果一个理论预测包括了所有可能观察到的数据,那么它将永远不能被修正,同时人们将被禁锢在当前的思维方式中,失去取得进步的可能。一个成功的理论并不是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理论本身就丧失了任何预测能力。

心理学里一直充斥着不可证伪的理论,这也正是心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好的理论能够作出具体的预测,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相比一个不精确的预测,一个明确具体的预测如果得到证实,会为产生这个预测的理论提供更大的支持。简言之,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含义就是,并非所有理论的验证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即使预测并没有得到证实(如它们被证伪了),可证伪性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是有用的。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