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

2024-02-24

    脑电图 :

1929年,德国神经学家H.伯格首先发现,可以用头皮电极记录人脑的电信号,将这种信号放大,可画出其随时间的变化,这种电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图后来被称为脑电图。随着电子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又相继出现了事件相关电位、神经振荡、偶极子定位技术、脑地形图等方法。

脑电图所记录的电位变化是多种来源电活动的混合,主要是大脑皮质锥体细胞顶树突的电位总和。大脑皮质不同脑区的功能不同,因此需要在额、顶、枕、颞叶分别放置一定数量的电极才能反映整个大脑皮质的电活动。国际脑电图学会推荐的标准电极放置方法为10~20系统,即从鼻根到枕骨粗隆连线,额极中点至鼻根的距离和枕点至枕外粗隆的距离各占此连线全长的10%,其余各点均以此连线全长的20%相隔。10~20系统电极排列与头颅大小及形状成比例,电极以标准位置恰当分布于大脑头皮相关部位,每个电极的位置与大脑皮质各脑叶基本相符。

脑电图记录的是头皮两电极之间电位差的波形,其中置于零电位的称为参考电极,置于非零电位的则为作用电极。基于此,在临床上可将脑电导联方式分为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两类。①单极导联。是一个作用电极和参考电极(一般在耳垂),优点是电位失真少。②双极导联。两个电极均为作用电极,优点是可以在相邻的电极间明确辨认电位变化,定位比单极导联精确,但对于分布广泛的电位,在波形及波幅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

脑电图每秒出现的电位变化周期频数,以赫兹(Hz)表示。脑电图的波形很不规则,其频率变化范围为正常人每秒约在1~30次左右,通常将此频率范围分为4个波段:δ波(1~4Hz)、θ波(4~8Hz)、α波(8~13Hz)和β波(13~30Hz)。δ波幅一般多见于儿童和成年人的睡眠时;θ波多见于顶、颞叶;α波多出现在大脑枕叶,常见于安静或闭眼时;β波在前头部最多见。

脑电图由于其时间分辨率高,无创性等特点,尤其是随着溯源定位方法如偶极子定位的发展,广泛应用于科研及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重危患者监测等,尤其是对诊断癫痫、睡眠障碍、昏迷、脑死亡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价值。脑电图曾被用于诊断肿瘤、中风等脑疾病,但这种应用随着高分辨率神经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出现而逐渐减少。

脑电图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