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自我刺激 :
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与皮特·米尔纳发现对大鼠的脑隔区进行电刺激能够产生奖赏作用,并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发现,大鼠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箱中,为了获得脑隔区的刺激,能够以每小时上千次的高频率去压杆,奥尔兹等人据此建立了颅内自我刺激范式。
在该范式中,首先需要将电极埋入研究的脑区,然后进行电刺激与压杆或鼻触行为相匹配的强化训练。动物的压杆数或鼻触数能够反映奖赏效应,而奖赏效应的大小除了与选择的脑区相关之外,还受到电刺激的强度、脉冲的时间及频率的调控。颅内自我刺激不仅可以在大鼠身上建立,在小鼠、非人灵长类动物及人类身上都能建立。因为颅内自我刺激直接作用于脑区,在自然状态下动物没有对这种直接刺激的渴求状态,因此颅内刺激相比于自然奖赏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训练初期反应数不多,但到训练后期会表现出难以消退的特点。颅内自我刺激主要用来研究参与奖赏的脑区及环路及动物奖赏阈限的变化特征。另外,颅内自我刺激还被用来评价药物的精神依赖性及成瘾的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