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心理学

2024-02-16

    反恐心理学 :

对恐怖主义这一概念的界定始终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由于意识形态、政治理念、宗教信仰以及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认定很难取得完全一致的共识。然而,恐怖主义之所以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并不是因为其政治诉求,而是其所侵害的对象以及使用的手段。恐怖袭击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无辜平民,其手段主要是制造爆炸、枪杀、绑架、劫持飞行器和扣押人质等,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属于刑事犯罪。什么样的人会针对无辜平民实施如此残忍的暴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很容易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恐怖分子的人格特征与精神病理学特征。因此,面向个体的研究就成为反恐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个体取向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恐怖组织的高层领导的确是由一些极端人格者所组成。以德国纳粹为例,那些处于领导层的纳粹精英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头脑聪明,具有极强的情感影响力,但同时又是自恋、偏执、有着强烈权势欲和控制欲的自我中心者。但是反观那些恐怖组织的追随者,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都是疯狂的心理变态者,就当今恐怖分子的数量来看,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心理变态者。美国心理学家S.阿希的社会从众研究、S.米尔格拉姆的权威服从研究和P.津巴多的模拟监狱研究都让我们对恐怖分子的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个体成为恐怖分子的门槛比人们想象的要低得多。大多数恐怖分子并没有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没有犯罪记录,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而一旦具备了某些条件,如被恐怖组织所吸引和招募,这些普通人就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名副其实的恐怖分子。这些研究结果促使人们将关注点转向了恐怖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如果把恐怖分子都看作心理变态者,则除了消灭他们几乎别无他途。但如果能够改变恐怖分子得以产生的社会环境,则可以大大降低普通人成为恐怖分子的几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更具多样化。有人从群体动力学的视角寻求答案,探讨个体归属感的需求、群体凝聚力的影响以及传染效应等。有人从文化视角寻求答案,探讨宗教信仰和教育灌输的影响。也有人从社会政治的视角寻求答案,探讨特定社会人群在现实中的挫败感、幻灭感和相对剥夺感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恐怖主义行为的解释模式,尤其是针对自杀式袭击者的各种理论假说。然而,恐怖主义有不同的类型,其特征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任何单一因素的解释都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应当把恐怖主义的形成看作是一个多因素累积、渐进的复杂过程,是个体、群体、社会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因此反恐心理学也应该是一个多学科、多层面协作的系统工程。简单化的归因不仅无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反恐战略和政策,还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